原标题:用树轮记录气候环境变化“编年史”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用其研究气候变化奥秘
中国甘肃网10月27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特约记者 王进东 记者 武永明) 在普通人眼中,树轮就像是人脸上的皱纹,越多越密,年龄就越大,但在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树轮实验室里,它成为揭示气候变化的宝贝。记者10月11日了解到,目前该院研究员杨保团队已经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自公元前2637年至2011年间的树轮宽度年表,这份长达4600多年的序列年表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树轮序列,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据中科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保介绍,树木年轮与冰芯、石笋、湖泊沉积物、珊瑚沉积物、黄土、深海岩芯等都是用来研究、提取过去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的介质。现代气象观测资料的年代有限,想要获得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信息,就需要使用各种气候代用资料,以揭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树木年轮因其具有空间分布广、易于采样、时间序列长、定年精确、具有年分辨率等优点,堪称“无字的环境密码档案库”。树木年轮研究通过从树木中钻取树轮,破解环境密码,检测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并为预测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服务。
通过一系列信息采集和分析,可以对树木所在区域进行气候历史重建,包括出现过的极端气候事件、河流径流量和湖泊水位变化,甚至火山喷发、地震、陨石撞击等自然灾害,都能进行详实的还原,并以此为参考,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测。
“我国树轮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对全球变化响应非常敏感,所以成为树轮研究者的首选之地。”杨保如是说。
目前,杨保研究团队已经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自公元前2637年至2011年间的树轮宽度年表,此树轮样本主要从青藏高原东北部寒冷干旱区采集,是目前中国样本量最大、年代最长的树轮年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树轮年表之一。研究发现,中世纪表现为持续的湿润状况,而小冰期则呈现为明显的干湿波动过程。

供暖! 兰热11月1日零时达标供热
送别陇南英雄民警樊龙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国家地理》杂志分享300张最受欢迎照(高清组图)
英乐园展示世界最小南瓜灯 高仅3厘米(组图)
张涵予“女儿”写真曝光 可爱百变惹人爱
韩彩雅最新杂志写真曝光 展成熟性感迷人魅力
你都不知道的微信
刷爆朋友圈的聚会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欧阳坚在省供销合作社调研时强调 深化综合改革 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周多明在临夏县调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