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固区基层党组织典型做法系列报道之三
河口村——“支部+”模式让古镇新韵齐辉映
黄河上游的千年古镇——河口村,位于西固区西部,坐落于黄河北岸,和兰州地区一衣带水,更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汇的主要水旱码头。穿过鼓楼门洞,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古城楼,木色的房檐,青色的墙砖,大红的灯笼,鳞次栉比的商铺,飞扬的古旗,街上的游客不多,多数是赶工程进度的工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全村党员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拥有4个城门、4个牌坊、1座钟鼓楼、1个古码头和37座古院落的河口古镇已初具规模,尽显明清风格。
“党员责任区”畅通联系渠道
近年来,随着河口水电站等多个项目相继在河口落地建设,土地成了河口村民聚焦的热点,村内矛盾增多,上访频繁,一度成为区上关注、镇上揪心、群众上火的“问题村”。再加上受到人多地少,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的现实条件制约,河口村集体经济一直比较薄弱,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比较缓慢。
为了改变河口村相对落后的现状,今年以来,村党支部秉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项目为先”的工作理念,村党支部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积极实施“先锋引领”工程,搭建起党员争先创优的有效载体。采取镇党委委员负责到村,村支部委员负责到户,普通党员负责到人的具体措施,将全村划分为6个中责任区、18个小责任区,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包村党委委员+支部委员+普通党员+直接联系群众”四级管理网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号召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发挥自身专长,积极认领政策宣传、邻里互助、环境美化等公益服务岗位,“零距离”服务群众。在河口古镇建设过程中,个别群众认为是瞎折腾、没意义,到处发牢骚、说怪话,责任区党员积极投入其中,争做矛盾纠纷的“调解员”,通过反复上门做工作,起初不理解、不支持的个别群众如今成了古镇建设的参与者,并加入了河口古镇义务讲解员的队伍,实现了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好、工作机制好、项目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局面。
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升级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群众,逐步探索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让河口村成为了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前沿阵地。村党支部紧紧瞄准古镇项目建设与“两学一做”的结合点,开展了“凝人心、谋发展、我为古镇做贡献”的主题大讨论,树立起我为古镇做贡献、古镇为我谋福祉的互利信念。支委成员还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组建了“党员工作组”,具体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项目建设积极献言献策,带头配合拆迁,很好的促进了古镇建设。在全村人民共同的努力下,目前古镇项目主体建设已进入尾声,十里黄河金岸项目进展顺利。同时,与文化旅游业相配套的服务业、电子商贸业等也走上了探索发展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口村党支部在推进古镇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了“支部+”模式的有形化、可视化,增强了党建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和认同感,该项目也必将成为全镇“十三五”期间提升产业形象、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富民强镇的重要渠道。
传承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河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落,长期以来村民以种植玉米、蔬菜和零星的养殖为主。但随着兰武、兰新铁路线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村里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均不到3分地。“种地养活不了一家人”。剩余劳动力开始向村外转移,到兰州市区及西固城区打工,农民自主寻找出路。针对群众反映产业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问题,立足河口古镇遗存千年的有利资源,村党支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市场运作、民众参与”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打造“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城市发展、民生建设”一体化的产业价值链,通过对河口古镇老街、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历史文化的挖掘、创意和适度开发,结合水岸景观及古码头形成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河口古镇,使河口古镇老街成为集现代滨河水岸休闲文化和千年丝路古道商业文化为一体,承担特色商业、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功能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是美的旋律和主题。现代城市人越来越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说到底是农村的特质美吸引着大家。河口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方面实现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在古街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更加突出乡村特色,保留了更多传统美和特质美。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力量的源泉,只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唤醒党员意识,让党员时刻铭记与党同心,不忘初心、不改初衷,才能凝心聚力,做好引领村级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河口村支部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相结合,以自主学、随身学、集中学、研讨学、比赛学五种学习措施将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制作应知应会手册巩固书本课堂,建立QQ群,定期推送微党课,拓展网络课堂,组织党员干部轮流讲党课,搭建党课课堂,有力地推动了“两学”上水平,进一步唤醒了全村党员的党员意识,提振了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为党支部科学谋划全村经济发展,推动村级事务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记者 董永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