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如娟
电商的火爆,让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催生了一大批“创客”。《甘肃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要素聚集、载体多元、服务专业、资源开放、形式丰富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每年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45万人。
“80后”的电商创业路
8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城关区雁滩高新开发区的一家“看起来不大”的公司,见到了此行的采访对象张国斌——甘肃淘一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这位“80后”现在拥有很多头衔:甘肃省商务厅电子商务顾问、甘肃省电商联盟会长、兰州市城关区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兰州市百佳创业青年、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特约创业导师等。
“2010年在青岛创业,以失败告终。”在经历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2011年,张国斌决定回到家乡兰州寻找机会。“一张桌子、三台电脑、四个人,淘一郎的征程就这样开始了。”张国斌回忆说。
一年以后,张国斌的创业团队沐浴了第一缕创业春风。2012年甘肃省开始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张国斌频频前往各地参观访学、参加培训,在开拓了视野的同时,找到了巨大的前进动力,2013年7月,张国斌注册成立了甘肃淘一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其实,哪有什么洪荒之力,只不过是咬牙坚持,创业就是看谁坚持到最后,梦想就是要有持续的激情。”张国斌说。
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张国斌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也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在,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走在甘肃电商创业企业的最前沿,成了甘肃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头羊。
“要创业更要创新”
在新浪微博上,“@成县农民小段”在农特产品领域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小段名叫段国强,是成县镡河乡建村村老庄河社的普通农民,2000年初中毕业后,先后在福建、广东等地做过搬运工、保安、商场楼层管理员等。2013年3月,段国强在网上看到成县县委书记李祥通过网络销售核桃的报道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家乡有这么多“宝贝”,何不通过网络销售呢?当年4月,他创办了“成县原生态土特产”淘宝网店,开始销售当地的土蜂蜜、椴木香菇、野生蕨菜等各类土特产品。当年,他的网店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同时,段国强和当地有志之士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林产品电子商务协会——成县电子商务协会,并担任副会长。他一边通过网店销售土特产,一边向周边群众传授开设网店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更多群众感受电子商务带来的变革。
“说起我的创业史真是一把辛酸泪。”甘肃丝路云商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大杰毫不掩饰地说。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甘肃丝路云商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电商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如果没有新、奇、特的优势,我们自建自营的电商平台如何去和淘宝、京东等竞争。”陈大杰说。
目前,电子商务被普遍视为助力“双创”工作的重要推手。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双创工程也于5月在北京启动。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100个农村电子商务双创基地、孵化小微创新创业项目100个。从而助推各地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化、人才专业化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工业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甘肃的电商也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5年,仅兰州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就超过722亿元,增长40%。
“双创”之路未来更坦荡
在机遇和挑战并重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引导、支持、发展“双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省政府印发的《甘肃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要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基本形成要素聚集、载体多元、服务专业、资源开放、形式丰富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创建1—2个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创建2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
新基地示范城市,10个省级“双创”示范县(区、市)。每年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45万人。
“尽管当前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大众创新创业仍面临一些问题。”业内人士说,这些困难具体表现在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场地、服务等创新创业成本较高;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天使投资、股权众筹的发展滞后于创新创业浪潮;初创创业大多处于市场失灵的真空地带;全社会对大众创新创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面对“双创”中的问题与困难,兰州市政协委员杨衍佑和杨红心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建议,要加快建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督导机制,建立和完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和通报制度,全力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记者采访了解到,兰州将构建“双创”政策体系鼓励全民创业,拟每年投入资金1.7亿元,到2020年建成众创空间200家,在孵企业2万家,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同时,兰州市正大力实施“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努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智慧企业、智慧物流园区建设,积极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壮大电子商务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