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健康的速度是最危险的速度
严氏正义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脚步飞快。未来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让我们的脚步等一等我们的心灵。
盲目扩张、盲目建店、盲目做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企业要做好“加减乘除”,完善大精强优,成就专特精美。企业应尽可能先做大,再做精,最终做强。大是前提,精是保障,强是目标。做大不算本事,会做减法做除法才是成功的企业家。该减的不减,必然从规模经济走向规模不经济。传统产业,企业越大死得越惨,规模大小要量力而行。
多元化是馅饼也是陷阱。太平洋建设1996年成立,到2006年做加法,红得发紫,从大名鼎鼎到了臭名昭著,我们正好做减法,2007、2008年做了两年减法,2009年做除法,利润是2008年的430%,2010年1—9月份,相比2009年利润增长了506%,如果没有减法和除法,能有今天吗?做企业一定要懂得加减乘除,这成就了我们事业与人生美妙的旋律。
凡是没有做过减法的企业都是不成熟的企业,往往终生残废。由被动地做减法变成主动地做减法,这个企业多从容,多温馨啊!潮起潮落,生命永续,人生不就像跳高一样吗?总有跳不过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呢?人与企业都是一个度的问题。
警世通鉴
“今天的英国富豪,其祖上早在400多年前就拿到了伦敦市中心的第一块地皮,美国的富豪也有150多年的积累,而中国富豪仅仅用了25年时间。”胡润中国富豪榜开榜那天,英国媒体如此评论。
这不是赞美或者惊叹,其实是调侃和讽刺。
从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超英赶美”响彻云霄,“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如今留下来的只是些不堪回首的记忆。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当今中国各行各业,充满了类似的、没有沉淀的“一夜暴富”。
如今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冒进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对农村土地的“侵占”上,也同样表现在对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开发上。官方承认,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浪费现象令人担忧,尤其是城市土地的浪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许多城市盲目地划定所谓开发区、新兴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无序、低效率用地导致了城市土地的严重浪费。许多被规划为开发区的城郊土地“开”而不“发”,大量的土地被搁置、荒废下来。
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我们一天到晚说跨越式发展,跨到什么时候?那跟大跃进有什么两样?要我说,这就是慢性自杀!追求GDP,要钱不要命!高等教育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考虑转变。”
中国足球从无到有,没有积淀,没有盘旋,却像打了鸡血式的大跃进——孔卡的700万美元年薪、鸟巢的疯狂米兰德比、国足选帅的非名帅不问……
“7·23”甬温动车事故后,人们喟叹“可怕的冒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在呼吁“中国应该慢下来”。老人告诫我们,别没学走就学跑。该经历的阶段必须经历,这才是尊重规律。中国足球和中国经济一样,不能奢望“多快好省”,两三年就完成别人四五十年做的事情,狼吞虎咽的结果只能是无法消化。
柏杨曾说:“中国永远缺乏中间地带。从一贫如洗到一夜暴富,总是走在左右的极端。”
急功近利的心态,对社会发展来说,注定带来的是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的遗患;对人的发展来说,他们将不得不面对生命由激进而至颓然的失落。
保持健康的速度,是放平心态,不舍本逐末,不过犹不及;是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是追求一种明朗润泽的和谐;是不硬拼,不逞蛮勇,举重若轻,保持长久发展的策略。
《庄子》中,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训练斗鸡的要点不是靠力量强大就可仓促应战,重要的是磨炼它的心性,培养它的境界,最后这只鸡达到了什么境界呢?“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其他斗鸡一见到它,就会落荒而逃,不战而败。
发展速度是否合适,在于我们所秉持的心态是否正确,急功近利、大干快上是不可取的;要拓宽心境,培养智慧与德行;锋芒内敛,涵养厚重的底蕴。冒进可能带来短暂的成功,但心境的狭隘将在世界的豁达面前感受到卑微,一时快速发展带来的可能是长久的颓废。正如老百姓经常讲的那样:“做人要留个二三分,凡事不能做得太满。”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是最美的姿态;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最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