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正文
投稿

【敦煌文博会】互学互鉴 融合发展

2016-09-21 11:43:1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华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互学互鉴融合发展

  9月20日下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高峰会议第三分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多国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论坚持“互学互鉴”,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融合发展。

  莫言

  莫言

  文化交流的根本在于创新

  参加首届文博会,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第二次来到敦煌,上一次来是在28年前。

  在敦煌,莫言看到了文博会的标志。他说,这个标志第一眼看过去像是一个挥舞着彩带奔跑的女性。这种奔跑像是中国人奔跑着向西方学习,同样也像是西方人奔跑着向东方学习。

  莫言说,一切交流都是双向的,从最初民间的交流,慢慢发展成为了国家行为。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西方人也在向中国学习,丝绸之路正是这样的交合之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之路。从敦煌壁画的角度,我们能够看到只有交流才有进步,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才能产生新灵感。莫言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有很多科技、文化方面的成果超越了祖先,但是一些祖先完成的事业我们无法超越。就像自己到现在也无法想象,当初在石壁上开凿洞窟的匠人,是如何创造出了莫高窟这朵灿烂的“艺术之花”。

  可以说,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就是创新,把已有的东西拿来复制没有意义。我们要在感谢祖先给我们留下文化宝库的同时,考虑给后人留下什么?创造了什么?保存好现有文明的成果,是我们现在的责任,但仅仅是无愧于先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创造,我们会有愧于后代。

  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思想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我们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新的艺术作品,在百年千年后无愧于后代。

  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蒙曼

  蒙曼

  互鉴让文化更加丰富

  在首届文博会高峰会议分论坛的发言中,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对丝绸之路的情结,以及对文化冲突的看法。

  蒙曼用两个小故事开场。她说,北京有一道非常有名的面食——麻酱凉面,但是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可能现代北京人无法享受到这一美食。因为芝麻、黄瓜、大蒜曾经的名称是胡麻、胡瓜和胡蒜,顾名思义,这些都是从“胡地”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食材。我们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深受丝绸之路的影响。

  蒙曼在日常教研中,对唐史的研究较多。在她心目中,唐代的代表性人物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最有名的就是他们共同完成的《霓裳羽衣舞》。这支舞是由唐玄宗谱曲,杨贵妃编舞,《霓裳羽衣曲》正是唐玄宗从西域传来的乐曲中得到灵感,改编完成。而舞蹈更是中国传统舞蹈与胡旋舞的结合。蒙曼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共同完成的这支代表唐代最高水准的乐舞,仍然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蒙曼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哪个民族是封闭的,所有民族都接受过其他民族文化的滋养,接受过滋养的民族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分享给全世界。

  在她看来,文化和文明的冲突并不会使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失去什么,反而会让文化更加丰富。在历史上,敦煌是地处边陲的商业城市,各种不同的文明曾经在此荟萃。佛教最初进入中国时是外来宗教,但是经敦煌进入中原,中国人逐渐接受了佛教文化,接受了新的思想,佛教同时收获了中国式的表达方式。

  蒙曼希望每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都能来敦煌,看看祖先怎么对待不同的文化,如何改造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影响别人的文化。希望我们能够有祖先那样“东张西望”的眼,东奔西走的腿,学习东邻西舍的长处,赢得更好的明天。

  蒙曼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结尾,“君子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她说,正是因为有不同之处,才能看到别人的好处,才会学到不一样的东西,才会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

  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杨春贵

  杨春贵

  文明因交流而显现活力

  在此次敦煌文博会的高峰会议分论坛上,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富有活力。他认为,敦煌文博会为这种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杨春贵说,中国古人讲,“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就像自然界不会只有一种色彩,人群不能只有一种声音,社会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广袤大地上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也是多样性的统一。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宝贵成果,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历史合理性,都有鲜明的特点。杨春贵认为,各种文明之间正因为有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才会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放、包容是文明进步之福。杨春贵倡议,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尊重代替歧视,交流代替阻隔,兼容代替排斥,对话代替对抗,共处代替冲突,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范周本版照片均由甘肃日报记者 李小龙 摄

  范周

  文博会的召开对甘肃意义重大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长期专注于文化政策、区域文化经济和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他认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召开对甘肃来说意义重大。

  范周说,甘肃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腹地,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最精华的区段。此次文博会让敦煌再次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其效应也势必辐射全省,甘肃应借此推进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持续发挥文博会的平台功能和后续效应,切切实实地带动甘肃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完成一系列振奋人心的签约项目之后,文博会的组织方应继续推动此次活动的后续事务,抓好文化项目对接合作工作,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建立更长远、更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机制。

  同时,应当立足甘肃独具风格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挖掘丰富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资源,重视对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传承,注重传统与时尚的对话和融合,特别是要促进数字文化创意和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调整结构、广纳人才,突出文化精品生产和传播,做好甘肃文化的创意研发和品牌打造。

  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李欣瑶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刘华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