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正文
投稿

山乡处处连玉带——陇南武都区交通建设发展纪实

2016-09-20 17:22: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通讯员 李腊梅

  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铁路大动脉穿行于崇山峻岭间,干环线公路上档升级快捷方便,农村公路环村入社联网通畅……近年来,武都区积极对接大交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交通大会战,交通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行路难问题得到根本缓解。

  2013年12月26日零时———武罐高速通车;

  2014年11月29日上午9时30分———成武高速建成通车;

  2014年年底———五阳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2016年7月———全长142.92公里的礼武路建成使用。

  武(都)九(寨沟)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接踵而来,武都区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一条条通往农村的“毛细血管”打通硬化。

  近年来,武都区深入贯彻落实“433”发展战略,抢抓各种机遇,坚持全民大办交通,开展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中心的全区交通大建设活动,使全区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公路等次逐步提升,通达、通畅程度不断加深。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武都区共完成通达工程403项,1782.7公里,完成投资81487万元;通乡油路工程共计9项194.6公里,投资11204万元;国省干线灾后重建项目沿线主要村镇路面硬化工程项目10项13.7公里,投资411万元;便民桥建设8项,投资520万元;危旧桥梁改造工程5项,投资468万元;养护维修工程1项,投资276万元;千坝牧场旅游公路25.1公里,总投资7300.00万元;完成为民办实事乡镇客运站1个,新建和维修建制村停靠站点55个,投资132.5万元;完成为民办实事通达项目15项,169.9公里,总投资509.7万元;建设新华至西支至裕河旅游公路44公里,总投资3053万元的;完成了武都区两水至插岗道路改建工程(武都区段)投资1040万元;建成李家湾至佛堂沟公路13.12公里,总投资656万元;完成S332武都裕河至琵琶两河口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计划投资55430万元;完成武都区万象洞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计划投资4350.6万元;完成长江大道西段二期工程及长江大道苟坝河大桥及综合管线二期的部分施工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工程计划投资18680万元,过去五年项目建设总投资185517.8万元。

  在服务兰渝铁路、武罐高速公路、成武高速公路建设中,武都区委、区政府把“三路”建设作为全区人民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一切方便于“三路”建设,在征地拆迁、营区建设、生活生产用水、电力电信输送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高品质服务,创建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如果说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将武都带入了发展快车道,那么,农村公路则激活了武都区跨越发展的“毛细血管”。武都区坚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服务三农、促进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多方筹资,力争2016年底实现全区“村村通油路”的目标。为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武都区建立了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在充分利用国家投资的同时,举全区之力,通过政府自筹、社会捐资、能人大户集资、群众投劳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马街镇大板村通村公路、磨坝乡唐家村公路、汉林乡潘山公路……一条条与群众脱贫致富息息相关,与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农村公路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纽带”。

  建好路还要养好路。武都区深化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领导、以区为主、分级负责、全面管养”的区、乡、村三级联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初步达到“五个到位”即管养责任落实到位,机构人员配备到位,制度制定执行到位,资金筹措管理到位,监督检查考核到位;实现“四个提高”即提高管养能力,提高路况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目前,武都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唯有坐拥一流的交通枢纽,才能集聚人流、商流、资金流,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不仅让武都告别了过去交通闭塞的历史,还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休闲,使更多的投资者来武都落地生根。今年上半年,武都区达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总投资金额达到57.98亿元。

  如今,纵贯武都的一条条黄金通道,为武都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无尽动力。目前,武都区还有众多交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我们坚信,在武都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支撑,武都区跨越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