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投稿

【新华视线】艺术舞台再刮“丝路敦煌风”

2016-09-19 17:22:0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_专题

  新华社兰州9月18日专电

  新华社记者 王衡 张玉洁

  反弹琵琶舞,敦煌伎乐天。在丝路文化的滋养下,敦煌题材的舞台艺术涌现,“丝路敦煌风”再次刮起。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20日将正式演出。重新创排的《丝路花雨》2016版将作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开幕式演出剧目,迎接85个国家的宾朋。

  曾执导《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演出的知名导演王潮歌,这次将目光聚焦敦煌。她说,不同于“我看你演”的观影关系,在演出中丝路古道与敦煌莫高窟将穿越历史的尘沙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也将融于历史、融于剧情。

  “在敦煌,随手抓一把沙,掌心就是故事。”在王潮歌看来,如何将有厚重历史感的丝绸之路,准确地、不亵渎地表现出来极为关键。

  早在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凿通”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这个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成为东西方文明的荟萃之地。这段悠久灿烂的历史,吸引了一代代艺术创作者前来敦煌寻找灵感。几十年来,敦煌题材的剧目不断推出,长演不衰。

  上世纪70年代末,敦煌艺术首次在舞台上展现。甘肃省歌舞团(今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一经上演,便引发轰动。37年间,该剧累计演出2800余场次。反弹琵琶这一莫高窟壁画中的造型,也借《丝路花雨》走向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丝路花雨》讲述的是敦煌画工神笔张及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说:“这个剧讲述的是中外友谊,是人间大爱。和平拥抱世界的姿态正契合丝路精神,这也是《丝路花雨》保有生机的关键。”

  《大梦敦煌》也将在首届丝路文博会期间再展风采。2000年,这部将莫高、月牙两个敦煌元素人格化的舞剧在北京首演并大获成功,如今已在国内外演出超过1000场次。

  “不少人曾提出,有了《丝路花雨》,还有必要创作《大梦敦煌》吗?”《大梦敦煌》艺术总监苏孝林说,“事实证明,敦煌文化包罗万象,任何一部作品,只能展现它很小的一角。”

  《敦煌古乐》《西出阳关》《敦煌魂》《敦煌神女》……几十年来,敦煌为艺术舞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目前,敦煌题材的演出已涵盖舞蹈、舞蹈诗、杂技、京剧等艺术形式。

  如何将历史用当下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展现,一直是从事敦煌题材舞台艺术创作者思考的问题。《大梦敦煌》用LED大屏幕取代雕塑木道具,演出效果大为提升。《丝路花雨》在服装设计上,寻找民族性与国际审美的平衡点。去年开演的《敦煌盛典》则格外注重灯光效果。高科技和新理念的引入,让舞台上的“敦煌风”愈发具有现代味儿、国际范儿。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剧撷取的只能是沧海一粟。我们站在世界文化宝库这一平台,也应当创作出与它同样生辉闪光的艺术作品。”陆金龙说。(完)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