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金座位”出学霸只是功利臆想
苑广阔
新学期开始,记者对成都市部分小学进行了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都遇到同一个问题:班里孩子的家长,悄悄找到老师,或直接或委婉地要求,“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座位能不能安排在中间?”“我家孩子近视,想坐中间。”……调查显示,30位班主任中,有25位表示:每班都有对座位有特殊要求的家长,且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要求越多。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们心中的“黄金”座位都是:“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9月1日《成都商报》)
在很多家长看来,只有“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的所谓“黄金座位”,才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甚至还有了“黄金座位”出学霸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说法。
其实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坐在中间又靠前的位置,一方面上课看得清楚黑板,听得清楚老师讲话,同时也便于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督,所以确实称得上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有利条件。但一个班级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但是一个教室所谓的“黄金座位”却只有十个八个,僧多粥少,如何分配?
于是,很多家长又拿出了当初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名校”的干劲来,比如找老师求情,提要求,甚至还拿出了真假难辨的由医院开具的孩子斜视、听力不好等的证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家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惜动用各种关系,给老师送礼等等歪风邪气出现。
为了一个教室的座位,这又何必,这又何苦呢?孩子学习成绩好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而一个座位,或者说在教室所处的位置在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了,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除了向家长们做好引导和解释工作,也不妨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化解家长们的功利臆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综合考虑学生身高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座位进行轮流更换,让每个人都有坐在教室中间位置的机会,也让每个人都有坐在教室角落的机会,这样家长们也就无可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