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中国甘肃网8月27日讯 (本网记者 王若瑜 文/图) 8月27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文化兰州,全民共享”公益活动在兰州举行,著名作家余华做客金城大讲堂,带来主题为《写作中的虚伪与真实》的演讲。
在现场听众热烈的掌声中,著名作家余华走上讲坛,他首先就写作中的真实和虚构做了演讲。他说:“写作中完全做到非虚构,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写作就会去回忆旧事,而记忆本身会出现虚构,现在回忆以前的事情,会带上现在的认识和感受,这也会给回忆带上他们虚构的感觉,所以在写作中很难做到纯属的虚构和非虚构。”
余华认为,写作就是一种命运,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人物自己,也都是作家本人。谈到作品中的真实和虚构,余华说,无论任何描写,文学都有一个现实依据。他还认为写作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活的力量,影响众人。他列举了《百年孤独》和自己小说《活着》、《兄弟》等为听众一一阐释他的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向听众介绍了他所研究的余华小说特点,并对话余华。他总结说余华的小说是在做减法,余华是一位擅用哲学化的思想书写和表达的作家,是一位走入千万家庭、千万读者心灵的作家。
![](http://www.gscn.com.cn/pic/0/11/18/68/11186802_512769.jpg)
余华回答听众提问
随后,在听众提问环节,张清华教授率先向余华提问,他问余华小说吸引大众的奥秘是什么,余华认为自己的作品没有秘密,就是真实。在张清华的引导下,现场听众积极和余华互动。一位男士向余华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他说,自己从92年开始就在《收获》上看余华的小说,余华的小说陪伴了他的成长。也有听众向余华提问,余华的牙医经历和写作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余华则回答说,自己是因为不想做牙医才走上写作的道路的。面对有听众提问余华在作品里到底表达了什么思想,余华则说,读者能在作家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这才是文学吸引人的秘密所在。
![](http://www.gscn.com.cn/pic/0/11/18/68/11186806_984903.jpg)
听众向余华提问
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他的作品广受大众喜爱,也有听众质疑他是否写作热情下降,他说,作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写作风格去写一本小说,就只能用这种风格结束。因此他的小说在面对不同题材的时候有不同的风格。
余华为粉丝签名
据兰州市委宣传部文调处武女士介绍,“文化兰州”分为讲坛、歌剧、音乐会、展览等多个板块,“文化兰州”系列活动将持续到今年十二月底。金城大讲坛系列到今天已经举行了七期,请来了众多文化巨擘,充实兰州人民的文化生活。金城大讲堂还将在9月1日请来著名作家余秋雨,为热爱文学的听众带来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