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投稿

庆阳合水:生态红利逐渐释放

2016-08-17 08:41:3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记者 张文智 通讯员 高兴荣

  春秋流转,岁月更替。时值盛夏,走进合水县,风起林涌,绿浪翻滚。整个合水置身于林涛绿海之中。

  总面积441.24万亩的合水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换了数任,但他们始终把生态建设视为生命线,誓要把一张“蓝天碧野”的美好蓝图绘到底。

  为了绘好这张生命的蓝图,合水县先后组织实施了绿色工程、生态整治、退耕还林、天保、公益林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县植被覆盖率跃升全市前列,生态红利逐渐释放。合水县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林改百强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庆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以苗林结合培育为抓手“七年再造一个子午岭”的总动员令,合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乘势而上,抓住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的实施这一良好机遇,确立了“十三五”期间全县生态建设“6341”战略思路,通过建立高位推动、生态扶贫、整流域治理、项目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投资、群管群护工作六项机制,采取中线,南线,北线三线推进,建设马莲河、县川河、固城河、葫芦河四个生态走廊,实现2020年完成再造一个子午岭合水县框架这一目标。2013年合水县启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以来,共完成投资1673万元,营造林4.9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54%,成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的典范。

  随着生态条件不断好转,合水县适时把造林绿化的重点转向林业生态产业化建设,坚持绿色生态与发展规模效益有机结合,围绕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在生态建设布局上,以再造一个子午岭为目标,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沟、坡、梁、峁、田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绿化水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富民上,以经济林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塬面苹果、山区苗林、川地育苗三大建设工程,向绿色要效益。至2015年底,全县苹果留存面积28万亩,苗林结合培育16.4万亩,核桃等杂果5万亩,留床苗面积1.006万亩,林业产值突破6亿元,提供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9%。在林业科技应用上,以大力推进抗旱技术为突破口,因情施策,因地制宜,因害布局,按照“果树戴帽,针叶树缠腰,阔叶树垫底”模式。同时,突出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

  近几年,合水县在坚持群众造林的同时,放活使用权,搞活经营权,鼓励、支持、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采取包、卖、引、联等举措加快造林步伐。同时,加大生态建设资金的投入,仅“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5.4亿多元。

  林业产业是一项基础性产业,不仅投资大,而且见效周期长。对此,合水县委、县政府以苗林结合产业培育为重点,以经济林开发为补充,做到长效与短效结合,按照林地权属到户、项目实施到户、利益分配到户、管护落实到户的思路,把生态工程与民生工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采取“生态林、经济林、生态经济兼用林”三林并举、“当年生苗、两年生苗、五年生苗”阶梯配置、“弃耕地育苗型、缓坡地苗林型、陡坡地生态型”的模式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林业生态项目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至目前,全县总计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6.4万亩,户均2.9亩,人均0.9亩,实现潜藏收入9.3亿元,户均潜藏收入1.7万元,人均潜藏收入0.5万元,为全县实现稳步脱贫奔小康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合水县委、县政府把林业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与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完善了“双层经营、双层管护”机制,全县共聘任护林员200多名,实行了“责任、制度、合同、报酬、奖惩”五落实,建立了森防监测网络体系,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护林防火工作机制,对各类破坏林地林木资源行为时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把林地林木资源管护工作纳入县对乡镇及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严格落实了党政同责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痴情绿色不言止,执着追求梦成真。合水,数不尽的荒山梁峁,数不尽的沟壑山坡,正一步步披上绿装。合水县将以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活力、创新的生态,真正让群众分享“绿色福利”共享“生态红利”实现美丽合水绿色崛起,为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再创佳绩。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