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助推大发展——我市种植业技术示范推广观摩交流会侧记
八月,沃野着绿,果蔬飘香,日光温室大棚里,收获的喜悦写在农户脸上,武威大地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四天时间,40多个人,20多个观摩点,行程400余公里…… 8月9日开始,市农牧局组织农牧系统局机关、下属部门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对天祝、古浪、民勤、凉州四县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日光温室示范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等进行现场“检阅”,一个个生机勃勃、前景喜人的农业项目,一项项突飞猛进、先进高效的种植技术,让观摩人员备感振奋。
沙滩,往往给人沧桑荒凉的感觉。然而,走进今日民勤县沙滩村,小康住宅楼美观气派,柏油马路通家连户,日光温室鳞次栉比……走进村民陈生政的日光温室,一排排翠绿的辣椒挂满枝头,正赶上蔬菜销售旺季,陈生政在暗暗盘算着今年的收入,心里不禁乐开了花:“我家日光温室是村上探索建设的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跨度大、采光好、土地利用率高,每座棚内置8立方米的沼气池2座,种出的蔬菜环保生态,单棚销售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在日光温室产业发展中,沙滩村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品种引进为支撑,以精细管理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全力促推产业健康发展。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着力主推“畜-沼-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引进小乳瓜、西葫芦、辣椒等温室作物新品种开展对比试验,确保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温室产品。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换茬口,促进日光温室周年生产。该村还发展电子商务,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沙滩村示范带动下,2016年蔡旗乡共规划建设日光温室285座、980亩,现已完成墙体建设248座、788亩,计划建成40亩以上无立柱钢架结构日光温室示范点6个。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日光温室菇菜轮作示范点,记者看到菇棚内墙体上挂着的表格,温度、湿度、光照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每天要进行严格的测试,然后认真填写数据,以便观察不同环境下菌菇长势。该示范点由天祝县绿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公司充分利用天祝高原冷凉气候资源,尝试“冬菜夏菇”的轮作模式,从而提高该县日光温室利用率和产出率。“2016年,示范点轮作倒种植西兰花85座,试验羊肚菌10座,试验示范其它瓜菜10座,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如今,棚均收入已从2万余元左右提高到3万元以上。”市农科院瓜菜研究所专家张仲保对这个示范点情有独钟,赞不绝口。
高坝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凉州区高坝镇楼庄村,是全区推广“下双模式”的日光温室园区之一。园区突破传统钢架大棚建设标准,创新建设新型大跨度双面保温全钢架大棚,全力打造凉州区钢架大棚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我们规划‘四区一中心’,特色产品种植区主栽陇椒3号、绿皮黄瓤和黄皮红瓤西瓜,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之路;观光农业采摘区,主栽奶油草莓和樱桃番茄,探索旅游休闲采摘之路;种苗集中管理区,实行辣椒、西红柿、西瓜育苗,探索集约化育苗生产之路;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推广航椒8号、京欣西瓜、智能卷帘机、物联网信息化等新技术、新品种,探索科技引领、品种创新之路;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市场营销部、产品检测站、技术信息服务站、培训室,配套建设水电渠路及气象站等基础设施。”园区负责人信心十足地向大家介绍说,园区建成后,将依托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及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京东·武威馆”,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年产值800万元、棚均纯收入达4万元以上,示范带动周边3000亩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培训实用技术人员120人,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观摩中,尽管几天来高温持续,但大家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看亮点、比实绩,学先进、评差距。观摩结束后,市农牧局马上组织大家召开交流座谈会。“市场体系不健全,稳定的销售渠道较少,示范带动能力弱,产品销售价格偏低”“产业化程度偏低,蔬菜精深加工及包装运输跟不上发展需求”“新品种引进示范缺乏资金支持,致使新品种引进及大面积布点试验示范工作难以进行,使新品种引进工作严重滞后……”会上,各县区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通过这次观摩更加认清了形势,进一步增强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市农技中心主任彭治云说,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大家全面掌握全市种植业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等重点工作、任务和落实情况,学习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全市主体生产模式提质增效。
记者 张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