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正文
投稿

专家分析兰州丹霞地质成因:亿万年的神奇造化

2016-08-12 09:10:48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专家分析兰州丹霞地质成因:亿万年的神奇造化

  人民网兰州8月11日电(杜昱欣、刘海天)1928年,地质学家冯景兰在广东仁化县发现一种地貌,色彩红艳,形态各异。冯景兰把这种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

  近年,人们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杏花村附近也发现了一个特殊的“丹霞地貌”,总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其核心景区面积则达到了100多平方公里,极具开发价值。目前,兰州市正在规划设计景区的总体开发方案。

  这片特殊的地貌,犹如一个色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又像一幅风格艳丽的巨型油画。在这里,山岩往往呈现红色、紫色、黄色、青色等色调,并常呈条状分布。游客来到这里,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之余,往往也对形成这种地貌的科学原因感到好奇。

  怀着同样的好奇,本网甘肃频道记者日前采访了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程弘毅老师,了解到了一些杏花村特殊地貌的形成原因。

  程老师介绍,大约在早白垩纪时期,兰州地区位于兰州-民和盆地,沉积形成了一套以红色为主色调、以泥岩和页岩为主的陆相沉积物,这为后来在此地区形成特殊地貌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地层形成以后,由于构造运动的作用,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地层倾斜、褶皱并抬升成山,在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下,风化剥蚀,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地貌形态。

  “丹霞地貌的缤纷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对于这样的问题,程老师首先指出“对比典型的丹霞地貌,兰州所发现的特殊地貌在多个方面均明显不同,是否能将其称为丹霞地貌,目前尚有不同看法。我校王乃昂教授等专家主张将其划分为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并命名为红山湾地貌。也有的专家学者主张其仍归属为丹霞地貌中的一类,称为彩丘式丹霞。”

  他进一步解释说,“该地貌颜色以红色为主,主要原因是岩石碎屑周围的赤铁矿薄膜所造成的。”这与形成地层时的沉积环境有关,也与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变化有关。“红色的部分往往与干旱氧化环境有关,而青灰色的岩层则往往与潮湿还原环境有关。随着环境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色带。经过地壳运动后,盆地隆起,地层切割成为山体,就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红一条青一条的地貌。”

  程老师还指出,“岩层暴露后发生风化,改变了岩石的质地,也使其颜色发生变化。”风化程度的不同,以及构造作用使得地层发生倾斜、变形,加之和山体形态的不同组合,以及地层的滑塌等原因,都会使得地表的色彩更加复杂。

  谈到有些观点主张将山体改色,使之更加艳丽。程老师认为,在对这一景观进行旅游开发时,绝不应该进行人为改色。人为色化不一定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造成各种不良后果——会破坏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会污染当地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会改变地表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等等。

  谈到对这一景观的保护,“核心景区不宜进行建设。”程老师观点鲜明地指出,对兰州这一特殊的地貌景观应进行保护性开发,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特别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避免因过度开发造成景观资源的破坏。他建议,要从保护自然山体的角度出发,将必要的设施如道路等布局在相对不重要之处,尽可能不破坏自然山体。

  尽管仍处于自然状态,但人类活动已对景观产生了影响。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你到景区去会发现,里面有不少砖厂。这些砖厂可能对当地乡镇经济颇为重要,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景区的保护。”砖厂存在于景区,首先从视觉上影响景区画面美感。其次,烧砖挖山会破坏山体结构,破坏景观。另外,烧砖产生的烟灰也会影响景区的环境。在兰州“丹霞地貌”开发的大背景下,当地应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转而从事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例如开发一些与景区相关的文化娱乐项目,提高游客参与度,从而获得更多收益。这样不但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地方收入,还能把更多的收益用于景观资源保护上,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程老师主张,这一景观开发应该分阶段进行。确定开发的要合理经营,尚未开发的要严格保护。防止景区一旦开发后,各种实体一窝蜂地来胡乱开发,“山寨”林立,“李鬼”频出。这样的开发不但破坏旅游资源,也毁坏旅游品牌。程老师还谈到,游客素质和管理水平对于景区保护都很重要。例如对游客来说,不应该乱扔垃圾;而对管理者来说,应设置必要设施让游客有地方扔垃圾。此外,他还强调景区开发需要控制游客人数,彩色山体要避免游客踩踏等等一些具体的建议。

  据悉,兰州大学规划设计院已经出具了相关报告,论述了兰州“丹霞地貌”开发的可行性。神秘瑰丽的兰州“丹霞地貌”景观,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接广大游客的探访。

文章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