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正文
投稿

记庆阳庆城县高楼乡花村第一书记杨静

2016-07-25 15:00:49 来源:庆阳网 作者: 责任编辑:雷轶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我要为贫困村干些实事”——记庆城县高楼乡花村第一书记杨静

  有人说,在农村当第一书记难,人生地不熟,工作也不好开展;当一个女第一书记,则是难上加难。但庆城县高楼乡花村的第一书记杨静,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凭着满腔的热情,通过两年多的扎实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誉,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小杨书记”。

  “民情便利贴”让村民暖心窝

  2014年,27岁的杨静被选派到花村担任第一书记。花村距县城12.5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贫困人口182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交通不变,山大沟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杨静一边感到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一边下定决心,“我要为这贫困村干出点实际的事儿”。

  杨静刚来的时候,村民和党员干部都不相信这个城里来的女娃娃能吃苦,以为她是来“镀金”的。面对村民的质疑,杨静并不灰心,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坚持每天吃住在村里,虚心向村干部和群众学习,积极融入他们中间,请教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村里情况的同时,她还挨家挨户上门“介绍”自己,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成纸条发给村民。随身携带“民情便利贴”,村民让她办的大、小事她都记下来,通过一点一滴地接触,慢慢地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关于杨静帮助大家的事情,每个村民都能讲几件,她帮助留守妇女联系销售手工艺品,冒着大雨接送小孩儿,为老年人赠送“暖宝宝”,还多方联系帮助村里举办手工艺培训班……虽然都是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让她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俯下身子“拔穷根”用变化说话

  “让村里的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责任。”这是杨静从第一天上任就牢记的话。

  通过走村入户全面掌握村情后,杨静认识到,要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就得先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于是,她带领村“两委会”干部挨家挨户进行走访,确立了“产业支撑、优化结构、广开财源、立体增收”的发展路子。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修建水窖40口、小电井20口,农网改造项目受益群众20户。争取新修道路项目3个,其中包括新修河滩到北庄4公里沙砾路,拓宽村部到徐庄崾岘1公里土路,村部到徐庄3公里沙砾路,水电等问题也正在解决。

  “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也是句空话。”杨静说,“只有产业做起来,大家才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她积极动员50户群众加入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鼓励群众发展种养业,栽植苹果树180亩,成立大自然养殖专业合作社,改建羊舍37所,养羊650只,合作社年收入20多万元。

  对症补“短板”党组织添活力

  农村要想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领导。但在杨静来之前,花村的两委班子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杨静来到村里后,把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从建章立制做起,逐渐把党员干部的心凝聚起来;她带领村干部从改善办公环境做起,争取资金11.5万元,维修改建村部24间450平方米。如今,各项制度的实施使得花村的党建工作走上了正轨,2015年还首次获得了优秀党支部的称号。

  今年,在庆城县高楼乡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花村的老党员蒋容虽然眼睛老花,但他仍然坚持认真抄写党章。他说:“正是小杨书记唤醒了我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意识,在抄党章过程中,我深刻明白了党章的含义。”

  杨静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永不言弃的工作劲头,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不少变化,这些变化让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乡亲们现在都希望小杨书记能在村里多待几年,带领大家让村子彻底告别贫穷。 (记者 涂文奎 通讯员 雪峰)

文章来源:庆阳网 责任编辑:雷轶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