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红伟/漫画
1天9小时读经、10天背熟一册英语教材、30天让你速成“特种兵”……暑假开始后,沪上至少有数十家青少年夏令营相继开营。然而,各种收费不菲的奇葩营背后隐含着不少水分和猫腻,而且大多又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现在的夏令营大多处于管理的模糊状态。前一阵舆论的焦点对准了社会力量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种早教班和补习班,教育部门也去取缔过,但现在换个马甲办夏令营,纯粹是活动性质,而且还可以外包给旅游公司。但青少年夏令营,特别是一些学科性质的夏令营,涉及教学、安全、卫生等各个环节,其实比办班更复杂,教育、工商、物价、旅游、卫生监督等,又往往处于谁都能管、谁都难管的境地。
难怪有家长质疑现在有些夏令营几乎变成了“夏利营”,但活动过后,究竟还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可以较长久地停留在孩子们心中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一个好的夏令营就像夜空里的一道闪电,让孩子突然之间看清了自己的未来方向,会像一种头脑风暴,给孩子很多的奇迹以及意想不到的机会,但前提是要参加一个适合他的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