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的新区。石水成 摄
获批于2012年8月的兰州新区是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让它在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如何才能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兰州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新区“错位发展”的新路子。
向西开放:做丝路钻石节点
兰州新区获批后不久,恰逢“一带一路”新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兰州新区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平台搭建、产业合作、文化交流、道路联通等举措,切实提升新区开放功能,致力于将兰州新区打造成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正是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加快甘肃省“走出去”的步伐。自2015年12月24日正式封关运营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在扩大与中西亚、中东欧及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中发挥了一系列重要作用。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39平方公里,即使在地势广阔的兰州新区,这样的占地面积也很突出。特别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综合办公楼,整体造型将祥云图和蝶翼有机结合起来,更增添了丝路文化的韵味。
在综合办公楼内,设有办事大厅、商品展示区、金融服务区和办公区。海关、国检、国税、地税、金融等都设有窗口,进出口企业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就在今年6月8日,兰州直飞迪拜的货运包机成功实现了首航,机上的32吨货物全部来自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内的一家企业。
据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巨宝庆介绍,自封关运营以来,多家企业已顺利开展业务,截至2016年5月,共有135家各类企业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内注册,计划总投资约63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亿多美元。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黄金枢纽港”的区位和战略通道优势,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正积极构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内陆进出口集散中心、面向中西亚的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区域性的国际贸易服务中心。
这几年,兰州新区举办或参加的“一带一路”主题文化交流活动格外频繁。他们一方面积极邀请丝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客商前来参观访问,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兰洽会等节会,通过各种途径推介兰州新区。
随着交流的深入,兰州新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丝路沿线国家人民对于兰州的刻板印象也在发生变化。捷克《权利报》资深记者帕沃尔·乌尔班曾在新区实地考察后说:“在来这儿之前,提到兰州,我能想到的除了沙子,就是沙尘暴,没有其他的。但现在,看到这里的人们通过努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
招商引资:特色产业竞风流
到2016年,水性科天集团已经在兰州新区落户3个年头了。3年来,这家昔日在东部地区发展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在新区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在兰州新区建成了水性家装产品的全产业链,还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水性高分子产业园。现在整个团队都已经搬到了兰州新区。”水性科天董事长戴家兵说。
戴家兵坦言:当初要扩张规模时,有多个中东部省份向他伸出过橄榄枝,条件很诱人。但经过几次考察,他最终决定落户兰州新区,看中的正是新区的环境和各级领导对水性高分子产业的重视。
“水性科天是用水替代有机溶剂来生产水性高分子产品的,我们的检测标准比欧盟标准更严格,要零甲醛、零苯、零DMF。所以我们对生产地的空气和水质都要求很高。兰州新区的空气和水质非常适合我们的研发生产。而且省市各级政府也都对我们非常重视,关心我们的生产进度,兰州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科天领导小组,帮助企业加快发展。”戴家兵说。
生产人造蓝宝石的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决定从重庆搬迁到兰州新区也正是看中了当地独特自然条件带来的优势。“我们生产的产品要从2000多度的高温冷却下来。比起重庆,兰州新区气候凉爽,不但可以节约生产中的冷却耗能,而且产品的合格率也更高。这样算下来,单位成本可以降低20%,这对企业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公司总经理徐达荣说。
一方面是引进新产业,一方面充分利用兰州传统的工业优势。作为第一批响应号召从老城区搬到新区的企业,兰石集团这个老国企重新焕发了活力。“5000亩的占地,让我们这个老国企有充足的空间实现转型升级。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经完全超越了以往在老厂区的生产水平和制造能力。可以说,我们在兰州新区这片沃土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兰州集团董事长杨建忠说。
据统计,兰州新区自获批以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企业“出城入园”,引进了兰石、陇星、青啤等45个企业,总投资400多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已培育出了水性涂料、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投资达3883亿元。
扶优助小:创新创业聚人气
技术、市场成熟的大企业在新区做大做强。一批创新企业也在新区实现了成长。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项目之一是太阳能光热发电。
作为较早入驻新区的企业,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但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了技术水平,企业的许多难题也在新区的帮助下得以解决。公司董事长范多旺对我们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共性问题。得知我们的光热示范电站在建设中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兰州新区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我们办理专利权质押。奖励扶持资金的审批手续也正在办理中。”
为了鼓励创新性企业的发展,兰州新区抢抓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的机遇,按照省委“十个一”的要求,着力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制定出台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孵化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举措,专门设立了4亿元的兰白试验区兰州新区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2亿元的锦绣健康科技产业基金用于给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甚至腾出了管委会办公大楼作为中小企业孵化大厦。
“能把功能完善的办公大楼腾出来给我们中小企业用,本身就说明了新区支持创新创业的决心。这是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创业者能安心留下来的重要原因。”甘肃赢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强说。
在孵化大厦里,我们见到了智能机器人、3D打印、芯片等各种高科技创新项目。兰州新区免费为这些创业企业提供了办公场所和宿舍,为初创期的小企业解了后顾之忧。
下一步,兰州新区将重点打造产业孵化大厦、“十里创新走廊”和职教园区创新孵化基地,鼓励新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建设20家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和研发机构。
同时,兰州新区还将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研发院所和人员以及域外创新要素聚集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通过举办国际创客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看新区等系列活动,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新的发展思路让兰州新区充分发挥优势,不盲从热点,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通过坚持“产业高端”发展目标,坚持向西开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提升综保区辐射带动、更加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新区正在致力于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排头兵和创新驱动发展集聚区。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08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