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整治“黑臭水体”,期待还兰州碧水清流

2016-07-20 14:53:2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华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整治“黑臭水体”,期待还兰州碧水清流

  雷坛河排洪道杂草丛生。

  雷坛河排洪道污水横流。

  在当今城镇化和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城市河道沦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集中排污的主要通道,最终形成“黑臭水体”。在国内,“黑臭水体”已成为一种“城市病”,大多数城市几乎无一幸免。

  2016年年初,兰州市开始整治市区内存在的“黑臭水体”,能否还城市一个碧水清流、绿树绕岸的美丽景观,为广大市民所期待。

  1“2015年8月,住建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重现曙光。”

  兰州,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在城市中流动、穿梭的水资源丰沛充裕。

  兰州一位水利专家向记者介绍,在兰州主城区,除穿城而过的黄河外,在近郊四区,大约有排洪沟主沟81条、支沟959条,主沟总长达699公里。

  相信常年生活在兰州的市民,肯定会有这样的记忆。在5年、10年,甚至更久以前,当市民路过散布在黄河两岸的排洪沟附近,总会有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味扑面而来。

  雷坛河、五里铺、南河道、大金沟等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排洪沟更是比比皆是。当年类似这样缺乏治理的排洪沟,不仅严重影响周边市民的生活环境,对城市形象也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多次开展河洪道整治工程,城关区五里铺、草场街、南河道,安宁区金牛街、七里河区雷坛河等排洪沟的环境卫生现状得到了有效改观。

  但仍未彻底改变城市排洪沟的环境卫生现状。

  兰州晨报记者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网站的一份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清单中看到,兰州市目前仍有7条排洪沟属于城市“黑臭水体”。其中包括城关区左家沟洪道,由雁儿湾污水厂东200米处流入黄河,总长0.25公里;城关区阳洼沟洪道,由雁儿湾污水厂南侧流入黄河,总长0.36公里;城关区鱼儿沟洪道,由东岗东路甸子街流入黄河,总长1.47公里;七里河区雷坛河洪道,由八里窑村流入黄河,总长3.01公里;七里河区大金沟洪道,由水上公园西侧至南滨河路西部欢乐园流入黄河,总长4公里;西固区寺儿沟洪道,由寺儿沟村流入黄河,总长4.39公里;西固区甘沟洪道,由新城新联村流入黄河,总长0.24公里。

  2015年8月,住建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重现曙光。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一位专家指出,近年来,兰州市虽然一直在对河洪道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断断续续地实施难以彻底改变城市“黑臭水体”的现状。此次国家层面发布《指南》,是每一个城市改造“黑臭水体”的机遇。

  在《指南》中,国家住建部会同环保部,建立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定期发布有关信息,接受公众举报。

  2调查显示“‘黑臭水体’都是直排黄河,对黄河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日俱增。”

  根据《指南》要求,2015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应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需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也就是说,消除“黑臭水体”兰州市只剩下两年的时间。

  7月初,兰州晨报记者在兰州市建设局了解到,2015年11月底,兰州市建设局按照《指南》要求,排查出兰州市城区左家沟、阳洼沟、甘沟、鱼儿沟、雷坛河、大金沟、寺儿沟等7条洪道存在“黑臭水体”。

  半年后,左家沟、阳洼沟、鱼儿沟和甘沟等4条洪道,由于相关部门治理,目前已不存在“黑臭水体”,并已上报省住建厅申请将这4条洪道从《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网站上销号。

  目前,兰州市仅剩雷坛河、大金沟和寺儿沟等3处城市“黑臭水体”。

  从兰州市现实情况看,城市“黑臭水体”很多是流动性差甚至封闭的水体、断头河,就是所谓的“死水一潭”,也有的是季节性河流。

  “虽然兰州主城区部分排洪沟内流淌的‘污染水体’并不属于‘黑臭水体’,但造成的影响与‘黑臭水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根据7条“黑臭水体”的调查结果显示,“黑臭水体”都是直排黄河,对黄河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日俱增。同时,除排洪沟外,兰州还存在不少直排黄河的污水管道,由此可以体现,如今兰州市的污水收集工程仍不完善。

  同时,在申请销号的4条“黑臭水体”中,鱼儿沟只是在排洪沟污水末端进行了截流,防止污水直排黄河,但“黑臭水体”依然存在。

  3“每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治理?市民的生活环境如此之差,何谈安居乐业?”

  7月11日,兰州晨报记者对鱼儿沟、大金沟、雷坛河、寺儿沟等排洪沟进行了现场踏访。

  当记者靠近每一处排洪沟,便会有一阵阵恶臭味扑面而来。记者发现,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基本位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在排洪沟的两侧,分布着各类低矮的民居、破败的小工厂,洪道滩地上则散布着大量的生活、工业垃圾。

  在寺儿沟临洮街支沟,以及鱼儿沟甸子街东侧,大面积的污染令人难以忍受,棕黑色的水体上漂浮着各类生活垃圾,沟道两侧仍能发现排放污水的管道和污水渠。

  由此可见,多年的整治仅仅改变了城区排洪沟的环境卫生现状。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寺儿沟临洮街支沟,一名正在向沟内倾倒脏水的男子对记者说。在实地踏访中,凡是住在排洪沟两侧护堤上的居民,对于排洪沟的脏乱差早已习以为常。

  “每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治理?市民的生活环境如此之差,何谈安居乐业?”对于排洪沟附近居住,或者是经常路过这里的市民而言,他们对排洪沟散发的气味,以及排洪沟的环境卫生现状,可谓是深恶痛绝。

  面对市民的质疑,兰州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将如何继续进行?

  7月9日,兰州晨报记者在兰州市建设局了解到,2016年年初,甘肃省住建厅联合甘肃省环保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黑臭水体信息报送和公布工作的通知》,并由兰州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编制《兰州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据该院高级工程师陈鑫介绍,目前,《兰州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已编制完成。除甘沟已被填平外,其他洪道内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现象非常严重,部分洪道有未处理达标的工业污水排入,污水在雨季随径流排入黄河,加剧了黄河水体的污染。

  《方案》分别对除甘沟外的其他洪道制订了治理方案。其中,寺儿沟洪道、大金沟洪道、鱼儿沟洪道均需贯通洪道两侧道路,南北向敷设污水收集干管,分段排入东西向污水主干管。洪道整治需结合生态水系建设工程;雷坛河洪道需详细调查兰阿桥以北排污情况,实施节点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全收集。兰阿桥以南区域则实施区域治理,结合辖区规划,建设道路,配套敷设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阳洼沟、左家沟由于铁路防洪工程在沟两侧修筑护砌,已无污水排放,无需治理。

  4“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才是衡量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整治方案虽已出炉,但相关职能部门能否落实才是关键。”对此,陈鑫工程师建议,相关单位应当对洪道沿线排污单位和排放点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确定排放水量和污水种类,对不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污水进行整治。

  根据城市规划,尽快安排人员对洪道两侧拟拆迁建筑物进行调查和评估。然后由相关单位实施洪道两侧道路建设,配套敷设污水收集管网,彻底解决洪道排污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其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众多。”陈鑫指出,在水体整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周期性反复问题,如果治理工程不到位,治理后的水体很快又会恢复到黑臭状况。

  “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才是衡量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对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一位教授表示,“黑臭水体”或者是排洪沟污水整治,其持续性的效果,才是整治成功与否的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只有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满意了,治理工作才能算是到位了。

  该教授分析,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需要构建完善的城市水系统和区域健康水循环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这也是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在编制整治方案时,希望将整治“黑臭水体”工作与兰州市生态水系建设工程相结合的原因所在。

  同时,在具体整治过程中,应遵循“适用性、综合性、长效性”的原则,可利用控源截污技术、内源控制技术、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活水循环等其他技术。在兰州,像南河道的整治就较为成功,在净化原水体后,引入新水体,形成活水循环,从而达到一种维持水质的长效机制。

  该教授还表示,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对于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兰州晨报记者刘有中

  图/兰州晨报首席记者裴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刘华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