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甘南 正文
投稿

甘南卓尼县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调查

2016-07-19 08:17:1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雷轶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样本

  卓尼县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调查

  

  无论是村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它们的目标最后回归于一处——生态文明建设。

  发掘同一区域内不同的乡村特色和文化差异,走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融之路,进行产业和产品变现。这就是卓尼县发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的最大价值,也正在成为全省发展小康村建设中最具有价值的样本。

  打响“绿色战役”

  盛夏时节,是甘南草原最美的季节。

  近日,记者沿着国道213线合作至卓尼段采访,公路边上的油菜花竞相开放,绵延的油菜花海一片金黄,镶嵌在花海里的五彩卓尼字样更是引人注目,游客们在修建的观景台前驻足观赏拍照。据卓尼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打造油菜花观赏带是卓尼县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之一。

  穿梭在卓尼县乡村阡陌间,随处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画面,从房屋改造到基础设施建设,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在该县木耳镇博峪村记者看到,村口洮河沿岸修建了观景台,沿着木栈道便能观赏到整个河谷和村庄的全貌。一位正在负责施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庄的村貌改造都是按藏式风格设计的,村道用大块的鹅卵石铺设,厚度达三十多公分,尽管费工费时,但与藏族村寨景色非常协调,游客一踏上这条路,立刻就有一种独特的感觉。”

  木耳镇博峪村村民张建生指着自己二十年前建的房屋说:“这样全木结构的房屋外不见木,内不见土,是典型的藏式建筑。现在县上给每户村民投资2.5万元进行房屋风貌改造,外部土墙和屋顶也穿上了藏装,全村有了统一的风格。现在很多村民都想开藏家乐,沾旅游业的光增加收入。”

  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给卓尼县博峪村农民带来了新的希冀。这个距县城5公里的小村庄,是“红色土司”杨土司官邸所在地,借着“土司文化”的金字招牌,博峪每年都会吸引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上已办起了一家家别具风味的农家乐,每年的旅游产值正随着村里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逐步增加。

  不管在卓尼县的农区、林区还是牧区,每一股从田间地头、草原丛林刮过来的风,都可以闻到生态文明的气息。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推进,除了博峪的红色旅游之外,卓尼县还诞生了诸如柳林镇白塔村、木耳镇多坝村等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小康村,为生态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据卓尼县生态办副主任刘建国介绍,目前45个生态文明小康村住房特色化风貌改造工程基本全部完工。现已对房前屋后、村内外空地进行绿化,各村的残墙断壁整治及“沙堆、石堆、草堆、柴堆、粪堆”等六堆清理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刘建国说,农村要发展,资源是基础。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卓尼县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将泥墙灰瓦变成新式楼房之上,还要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或创造,变资源优势为生产力优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更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是挂职卓尼县委副书记即将结束的甘肃省工信委副主任郝文杰在离开时给所有和他在卓尼共事过的同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说,青山绿水是卓尼的宝贵财富和独特优势,是卓尼最具个性的竞争力之源。卓尼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发展更要立足生态。

  回得去的乡村

  真实的农村与城里人期盼向往的田园是两个地方,所谓真正避世隐逸的“精神家园”,仍然是城里人在农村土地上构建的自己的梦,与农民没有多大关系。于是,卓尼县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道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木耳镇七车村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大峪沟景区的必经之地,旅游业的兴起成为木耳镇沿线村级发展的主要动力。村民全维军注册了以畜产品开发、土特产品加工销售、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农畜产品开发公司。“为了带动村民致富,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和村民进行了股份合作,对村民种植的药材、采摘的山野地特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出售。帮扶单位省工信委帮扶50万元起步资金,加上县上对每户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资金进行整合,村民入股公司,年底给每户最少10%的保底收益”。全维军说,这是他产业发展的第一步,通过产业发展制造流量,第二步是通过产业化带动、借助旅游业和网络的力量实现农产品增值。50岁的多巴村村民曹文清是在旅游产业上受益的第一人。他告诉记者,他是当地开农家乐最早的一户,从刚开始每年收入10万元,到目前每年收入30万元。现在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村上已经办起了10家农家乐,生意都非常好。好多年轻人听村里人说要规划生态村,就赶紧辞了大城市的工作开始办起了农家乐,有的搞起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村发展很有前景。有的村民在自家土地上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养起了林下鸡,准备为自家的农家乐搞点特色。曹文清说,县旅游局还专门给大家做培训,现在的年轻人对政策的理解要比我们这一代人清晰。

  记者来到卓尼县纳浪乡朝勿村,这个邻近岷县的村落,药材产业是村上的支柱产业。村主任俞生荣激动地说,现在是农村越变越美了,很多年轻人的观念也有了转变,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卓尼县旅游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祁雪兰深有感触地说,村寨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硕果不仅体现在村寨的变化上,也滋润进老百姓的心间。

  面临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脆弱等诸多难题,卓尼县明确,要解决好保护与发展,“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县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依托生态、政策激励等形式,大力发展食用菌、高原蔬菜、网箱养鱼等特色产业,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甘南州委常委、卓尼县委书记杨武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只有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综合治理等全方面实施特色化改造,农牧村的整体面貌才能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郝文杰认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又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方向是相同的,目标是一致的。卓尼把生态优势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将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加以培植,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道路。

  保护才是创造

  如果不保护,生态文化将无法切入乡村旅游。记者走访卓尼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时,听到最多的不是发展而是保护。

  走进卓尼县百年藏寨尼巴村,阳光温和、经幡飘动,尼巴河水顺势奔流。这是一座依山而筑、临水而居,藏族文化极其浓郁的村寨。鳞次栉比的藏族民居独具民族特色,风格迥异,保存完整,其规模和气势颇为壮观。这个村同样是卓尼县建设的生态文明小康村。

  穿行在“尼江”两岸,记者看到这里的村貌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中,尼巴村村民夏道次力说:“现在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有今天的变化,是尼江人从没有想到的,我们这一代没有文化,牧场的生活很苦,希望孙辈能靠学习改变生活。村上的房子都是一二百年的老建筑,希望保护能成为一个被重视的话题。”

  在卓尼县首批16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中,生态文化蓬勃发展已成为最鲜明的特色,目前全县已经组建起许多保留了原汁原味传统文化、富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农村文化村落,其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生态文明之花满园绽放。

  刘建国介绍说,卓尼县在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要更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把潜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转化成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资产、资本。

  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在接受甘肃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是一项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模式可参照的创新性工作,必须科学谋划、统筹规划、突出特色。要选择自然环境好、区位优势好、发展前景好、文化特色好、村风民风好、群众基础好,具有一定基础设施条件和组织基础,建成后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村进行分类创建。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特、一户一策,防止盲目建设,严禁大拆大建,坚持差异化,避免同质化,创建风格多样、特色各异的生态文明示范村。

  一位在卓尼乡村自驾旅游的游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卓尼的文化资源很独特,自然风光也很美。他建议,卓尼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应有更多的文青、艺术家、设计师等知识人群的注入,也可以在缺少文化特征的村庄进行文创。

  保护未尝不是一种开发,创新才是一种创造。这或许更像是生态文明村的未来之路。(记者 胡作政)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雷轶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