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正文
投稿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武威凉州双联行动:同心携手奔小康

2016-07-13 14:54:0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19栋现代住宅楼和60栋花园式二层小康住宅,实现了节约用地、宅基地换房、小区式建设、社区化管理的目标。本报记者马顺龙

  本报记者 马顺龙

  今年以来,凉州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精神,紧盯全区未脱贫的40个村、11464户、43419人,坚持“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领,严格落实“853”挂图作业,精准落实“五个一批”脱贫措施,深入推动省委、省政府“1+17”和市委、市政府“1+17+2”精准扶贫方案落地见效,脱贫攻坚和双联行动进展顺利、有序推进。

  上下联动齐抓共促

  凉州区把双联行动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继续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2015年全区脱贫45个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20.36万人减少到4.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末的25.39%降低到5.96%,下降19.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97元,比上年增长27.2%。

  按照“攻坚战术要精细精确”的要求,凉州区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推进、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有力推进了双联工作深入开展。严格落实“432”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根据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和贫困户动态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双联干部的联系户,实现了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全覆盖。按照“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罢休”的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双联单位和双联干部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2016年计划脱贫的40个村制定完善了脱贫规划,对2015年已脱贫的45个村,按照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完善了小康规划。根据贫困户发展现状和自身条件,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因户施法,对2016年计划脱贫的11464户贫困户逐户修订完善了脱贫计划。

  提升素质调整结构

  凉州区坚持把“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着眼于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积极动员和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和高效节水经济作物。今年,全区新建设施农牧业3.3万亩,累计达到43.78万亩,户均达到2.43亩;新建特色林果基地6.86万亩,累计达到82.56万亩,人均达到1.13亩。深入开展“千名农技人员包万棚”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今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3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800余份(册),培训农民10438人(次)。同时,抢抓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双业”贷款政策机遇,指导农户运用惠农贷款发展富民增收产业。2015年以来,全区发放各项惠农贷款49.87亿元,切实解决了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问题。

  改善条件保障民生

  凉州区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的突破口,以“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为重点,从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入手,采取“区级领导包抓、联村单位帮建、项目资金整合、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强化项目整合力度,统筹实施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危房改造、社会事业等项目,集中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2015年,整合行业部门项目资金13.05亿元,完成饮水安全工程6770户29106人,改建中低压线路82.63公里,硬化通村道路174.5公里,建成乡村停靠点5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8300亩,贫困村通宽带率达到100%;完成19所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建成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45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48个、日间照料中心56个,培训劳动力15240人,实现了2015年脱贫的45个贫困村自来水、动力电、水泥路、宽带网、安全房、乡村停靠点“六个全覆盖”和贫困村幼儿园、乡村舞台、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科技服务“五个达标”。

  凉州区积极推动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农村一、二、三、四类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达到3420元、2988元、1008元、696元。2015年,全区206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130户纳入农村一、二类低保,实现政策兜底脱贫。

  凉州区把“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的有力抓手,实行区级领导、双联干部移民搬迁工作责任制,调整优化村庄布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荣华现代绿洲生态移民·农业产业化基地、长城乡红水河东岸基地“两个移民基地”。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搬迁高海拔区、水源涵养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贫困群众2856户13634人,建成移民安置点32个。

  凝聚力量真帮真扶

  凉州区坚持精准扶贫与双联富民行动深度融合、与行业部门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帮扶力量相聚合,建立健全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力量合一、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整合双联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共425人,组建8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派驻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各驻村帮扶工作队着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扶贫资金监管、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社会综合治理、就业技能培训、惠农政策落实、服务能力提升等“十大工程”。今年以来,8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协调基础设施项目53项、产业发展项目8项、公共服务项目47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新建设施农牧业2576亩,新增特色林果2129.2亩,改造贫困户危房257户,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32场次,培训劳动力4667人,协调惠农贷款7009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