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投稿

连接丝路经济带 携手推动大发展(图)

2016-07-09 14:39:3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连接丝路经济带携手推动大发展

  葡萄美酒迎嘉宾。(本版图片均由记者盛学卿摄)

  平凉特产吸引市民。

  特色产品吸引嘉宾目光。

  记者 伏润之

  第二十二届兰洽会上,始终回响着这样的声音——开放开发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在2016中国西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上,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等15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印尼WP&RKA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12家外国企业的代表,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等14家央企的代表及中国银行、西部省份发改委和有关企业的代表就国际产能合作进行了深度交流。

  透过兰洽会,甘肃省敞开胸怀,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战略规划合作、加深经贸产业合作、加大优势产能合作,展现出了与各方共同打造国际产能合作高地的美好愿景。

  物产丰富合作空间广阔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各国利益,契合各国需求,深得各国认同和响应。

  甘肃作为我国西部内陆省份,历史悠久,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优势明显,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经济结构、文化习俗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通性,在能源、交通、农业、化工等众多领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广阔的合作前景。

  近年来,我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不断加快向西开放步伐,累计开通了兰州至迪拜、第比利斯、新加坡、圣彼得堡等17条国际航线,开行了“天马号”“兰州号”等中欧货运班列,启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交通突破行动,加快实现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建成运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兰州中川、敦煌国际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这些都为我省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是我省积极落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的国际产能合作委省协同机制协议,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开展了实质性产能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走出去”条件更加成熟

  “走出去”,始终是我省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场国际性论坛上,各国客商不但聆听思想激荡、理念碰撞的精彩演讲,还共同见证甘肃与有关方面签署合作协议。

  ——金川集团与印度尼西亚WP&RKA公司签订红土镍矿合作项目;

  ——津巴布韦政策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部与甘肃省建投集团签订津巴布韦Sunway经济特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甘肃敬业农业公司与哈萨克斯坦BASTAU投资公司签订农业合作项目;

  ——甘肃省国投集团与中国银行、金川集团签订联合“走出去”框架协议;

  ……

  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论坛上所说,中国倡导的国际产能合作,是指围绕生产能力新建、转移和提升开展的互利互赢国际产业投资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共赢为导向,以发展制造业、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能源为主要内容。中国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富集,与周边13个国家接壤,蕴藏大开发、大开放的巨大潜力。特别是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人力资本持续积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引进来”的优势更加凸显,“走出去”的条件更加成熟。

  以我省为例,“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量质齐升,开放开发呈现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中国银行副行长任德奇在论坛上表示,甘肃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连接欧亚的重要战略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紧密的经贸往来,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将进一步推进甘肃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迟建新表示,目前中非发展基金和甘肃省内多家企业在非洲的矿产领域有合作。甘肃有色加工企业可以将非洲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宁吉喆表示,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举多得、各方共赢的务实之举,中国有句古话:“同心合意,庶几有成”。只要多方合力,产能合作的成效将更加显著,开发开放的成果必将更加丰硕。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