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智库论坛举行——
专家把脉助兰融入“一带一路”
中国甘肃网7月8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马莉) 7月7日,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智库论坛举行,来自北京、兰州的8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文化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融合、交通等领域出发,为兰州融入“一带一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城市”奉献智慧、建言献策。
作为本届兰洽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智库论坛吸引了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旨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下,兰州如何利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发展战略,深入研究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黄金段建设的地位、途径、对策。当天的论坛上,8位专家学者分别以《从“五通”看“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现代物流概况及甘肃省物流发展现状》《发扬丝路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一带一路:民企与利润》《建设国家中欧班列编组结算中心,打造“陆上马六甲”》《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兰州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兰州企业向西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与应对策略》为题做了主旨演讲。
专家建议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进出口银行原行长周可仁: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机遇与市场方向
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极,在产业发展、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市场方向,政府应为大项目的实施提供政治保障与支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做到“互联互通”。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晋保平:
应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的创建
兰州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就要树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甘肃虽然为文化大省,但是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方面做得还不够。甘肃和兰州应该在“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中,进一步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的创建,积极整合文化资源,积极申报。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业主体框架
现代物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明显,兰州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现代物流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技术运用不高、缺乏人才等不足,未来兰州应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业主体框架,做好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加快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储殷:
发挥产业和“人杰”优势走适合自己的路
许多城市在“一带一路”发展思路和措施方面都出现了同质化,兰州应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出发,走一条适合自己的丝绸之路发展道路,发挥工业基础、科研力量、“人杰”等方面的优势,提高竞争力。
国观智库总裁任力波:
了解中亚五国投资环境推进梯度产能合作
兰州向中亚拓展,应加强前置性战略研究,我认为首先应了解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然后制定相应的系统性战略,加强点对点、线和面、面对面的交流合作。另外,兰州要以高端装作制备技术为先导,同时应该推进能源、石化、有色方面的梯度产能合作。
兰州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柯:
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和物流产业
兰州具有地理区位、产业和资源等优势,也存在地理空间局限限制发展、缺乏城市集群、金融机构不足等劣势。建议兰州未来要转变观念,整合外部资源,加强国内、国外的交通沟通。同时,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以“集群式”“抱团式”的方式“走出去”。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杨立勋:
不能盲目向西发展转变简单的产品输出模式
兰州产业向西发展的前提,要认识到新常态、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不能盲目向西。兰州需做创新性的改变,转变简单的产品输出模式,可以做境外的直接投资,创新贸易模式,加速服务贸易,做跨境电商,做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输出等等。
兰州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牛铮超:
建设中欧、中亚班列编组结算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开通开往欧洲和中亚的货运班列,目前开行城市已达11个。兰州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支撑点地位,应该在兰州“中欧、中亚班列编组中心”,打造陆上“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