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创新工作方式 围绕重点目标 履行法律责任
西固区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法律进校园

上街开展普法宣传

入户提供法律援助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事关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让人民群众共享优质的法律服务始终是西固司法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前行的动力。近年来,西固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服务民生、保障民权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专业性、公益性、便民性”的原则,依托建立的基层组织阵地,初步形成了全组织网络化、资源一体化、服务标准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保证了各类法律服务资源重心下沉到基层,作用发挥在一线。特别是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准着力点,把最优质的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西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拓宽渠道普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西固区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做到普法工作“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目标规划到位、队伍建设到位、监督考核到位,形成条块结合、层层推进、逐项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通过执法规范、精准普法、组团法律服务的“三大举措”,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特色品牌,解决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长远性、基础性、机制性问题,推进从依法行政到法治政府、从治标的专项治理到治本的法治文化培育的转变、从突击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到常态化的普法依法服务,努力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在落实“六五”普法规划过程中,瞄准“三大重点”,即重分类、重渠道、重机制,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构建“六支队伍”,即政府普法队伍、普法宣讲团、执法宣传队伍、企事业普法骨干队伍、学校法治辅导员队伍和各村(社区)特色法治宣传队伍,实现网格化全覆盖的普法宣传体系。问卷显示,群众对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满意度达94.5%。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和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建设为重点,如期完成“六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确保普法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据不完全统计,“六五”普法期间,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宣传时段,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大型上街宣传教育活动近百场次,出动人员近万人次,出动车辆3000多台次;向群众散发宣传材料20万余份,印制发放《宪法》、《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居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书籍近2万本,发放问卷调查4000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近30万人;设立法律名言警示墙、普法宣传长廊,制作各类展板、横幅2000余个;开展各类法治讲座300余场,播放法治专题光碟100余期,组织法治文艺演出30余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全面夯实了法治教育的基础。
今年,西固区在继承发扬“六五”普法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规划,抓好队伍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扎实推进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开拓“七五”普法新局面。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立足“互联网+”新思维,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公益普法空间。借助“互联网+”新形态以及网站、手机等新型媒体,以主题日宣传为核心,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延伸法治宣传触角,打造普法新平台。依托微信、微博、qq,向不同对象发送法治信息。利用电视、楼宇屏幕等媒介传播法治理念,使法治宣传多样化、生活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培训基地等阵地,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打造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让群众接受法治熏陶,强化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