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呵护文化遗产点亮古老金城
兰州市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亮点纷呈

杨津老人与他的民俗博物馆

“乡村记忆”博物馆里展出的老物件承载了老一代农民无数的难忘记忆

兰州瑞宝圆博物馆里丰富的展品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厚重的历史,其最大的价值就是不仅为后人传递着文明的气息和底蕴,更凝聚着人类在生存繁衍中不断孕育出的人文精神和美好愿望。兰州市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自2015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全市四大类博物馆已陆续增至39家,这些种类丰富、主题各异的博物馆展示出鲜活的生命力,不仅显著的提升了兰州文化的知名度,更有效的呵护了古老金城的文明传承,为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兰州城市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体目标:
2020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00个
2015年5月,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领导小组在张掖召开了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启动实施暨第一次现场推进会议。会后,在市政府的精心安排部署下,相关部门迅速分解了工作任务,在节奏紧张却按部就班的工作中,兰州市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正式铺开了画卷。
“经过前期各县区、各单位开展的各类博物馆建设情况调查摸底,我们基本掌握了全市文物、行业、民办和‘乡村记忆博物馆’的建设情况。”据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陶明贵介绍:“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我市制定了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作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到2020年博物馆总数达到100个的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则是以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为基础,以价值阐释、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使兰州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得以再现与活化展示,通过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历史,见证文明,启迪智慧,惠及民生,努力做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据了解,2010年,我市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3家,到2014年增加到22家,一直呈平稳增长态势。从2015年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后,全市博物馆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市县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乡村记忆”博物馆四大类博物馆共计达到了39家,主题鲜明、藏品多样的陈展,活泼新颖、细致全面的展览形式,为多姿多彩的兰州本土文化注入了无比鲜活的生命力,让各类文化遗产在广大兰州市民的眼中“活”了起来,人们在目不暇接中惊喜连连。

兰州西固:“成童礼”
张掖民乐田园风光美如画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汪星人“最美妈妈”甜蜜晒娃 萌化无数网友心(组图)
布莱德湖惊艳美景 演绎现实版迪斯尼(组图)
《欢乐颂》今晚收官 五美友情坚不可摧
王祖蓝母亲节温情献唱 《跨界歌王》释放音乐爆发力
兰州到迪拜首航
罗马尼亚刮中国风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定西发生冬小麦条锈病 防治形势刻不容缓
欧阳坚会见厦门市委考察团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