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话遥控“送拍藏品”八旬老太被骗4万余元
中国甘肃网6月14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陶怡杉) 家住兰州市城关区85岁高龄的李惠彤(化名)多年来收藏了不少纪念钱币,今年5月初经朋友介绍,一位自称是北京嘉德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主动打电话,要帮她拍卖收藏品。在接下来与“教授”“北京嘉德拍卖公司”“办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证”等多次的沟通中,李惠彤前前后后汇出了多年的积蓄4万多元。而记者采访北京嘉德拍卖公司时,对方称送拍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公司也不会主动联系客户询问是否拍卖。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A一次次电话沟通老人汇出了不少钱
西部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受害人李惠彤,她向记者叙说了受骗的全过程。
近年来,一些鉴宝类节目俘获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其中也包括85岁高龄的李惠彤。她想,如果收藏的宝贝可以送拍,宝贝折现后,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养老钱,也可以为子女们减轻一些负担。今年5月初,与李惠彤有着同样爱好的80岁好友张小红(化名)通过电视购物买得一套猴年收藏币,没过多久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嘉德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李玉,称如果有需要拍卖的藏品可以帮助张小红拍卖。出于好心,张小红便将可以送拍的消息告诉了李惠彤。接下来的日子,李玉得知两位老人有送拍的想法后,便每天一两个电话,“忽悠”两位老人。但每次都是李玉主动电话联系两位老人,老人却无法直接联系到他。
李惠彤称,收藏钱币是她多年来的爱好,经过多年收集购买也收藏了一些不同样式的钱币。“一直想着把它们卖出去折成现钱。”李老太太说。
刚开始,李玉打电话说送拍没什么条件也很简单,但因为李惠彤是新客户,所以要办金卡,通过快递的方式先给李惠彤寄一张金卡及一个金币和银币,在收货时给邮递员500元,李惠彤按照李玉的指示照做了。
没过多久,李玉又给李惠彤打电话称,李惠彤处于西北地区,需不需要办理救济补助。办理补助后,请专家给藏品估价之后,按藏品价值先给李惠彤百分之五十,等藏品拍卖出去后再给全部拍卖款。“我当时觉得真是天上掉馅饼,于是我同意办理了救济补助。没过几天李玉再次打电话称办理救济补助先要上百分之二的税,我需要上税4980元。我当时说我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李玉说他帮我垫1000元,我只需交3980元钱。”李惠彤说,“李玉电话里说给我寄一套银币,等收到银币后,把3980元的税钱给邮递员。如电话里所说次日上午我收到了银币。”就这样,李惠彤汇出了不少钱,但也起了疑虑,因为任何补助都没有拿到。对此,这位自称拍卖公司的李玉称,等到公司工作人员到兰州收藏品的时候,会将税钱退还。李玉的答复再次消除了李惠彤老人的疑虑。
B汇钱花光积蓄东西还没拍卖老太起疑
又过了几天,李玉再次来电称,要将藏品进行拍卖必须要上网成为会员,才能有资格拍卖。李玉称再给李惠彤寄一套猴年的金币,要再交12800元,并再次声明东西要保存好,等工作人员到兰州还要将东西收回,钱也会退回,李惠彤又一次照做了。当李惠彤满心期待送拍藏品的通知时,她接到了一位自称负责拍卖事宜的“刘教授”电话,“刘教授”在电话中问李惠彤有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李惠彤表示没有。这位教授严肃地称,没有就要办,办此证要11万多元。李惠彤说,“当时这位‘刘教授’在电话里说,在西北老人也不容易,谁给你们办事你们找他,他会给你们想办法。刘教授的电话刚挂没多久,李玉来电说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才能拍卖,所以必须要办,一个证只能拍卖3件物品,办证要11万多。我说没有这么多钱,李玉则称,可以帮我借别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但是得掏钱,要交2.8万元。”和往常一样对方寄来了自称是“刘教授”珍藏许久的一套藏品,里面有4幅画和一套紫砂壶,收到货物后,李惠彤再次将钱交给了邮递员。和前几次一样,李玉称,等到公司人去兰州后会收回“刘教授”的藏品,钱也会退。
李惠彤想这回总能拍卖了吧,没想到李玉再次来电称,拍卖需要正品李惠彤的是副品,正品起码40万元以上的高档藏品,得有正品才能拍卖,让李惠彤再交40万元买正品。此时的李惠彤已经用光了积蓄,还向女儿借了钱,李惠彤表示,拿不出这么多钱,李玉称那就交6980元,并且会寄去一个宝鼎。这时李惠彤回想起整个过程,感觉到对方一直让她掏钱,并且都是通过电话联系,随后报了警。就此事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北京嘉德拍卖公司,北京嘉德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称,送拍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公司也不会主动联系客户询问是否拍卖。目前,草场街派出所受理了此案。
警方提示
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受理此案的草场街派出所杨警官。杨警官表示,一般这些骗子都是提前做了防范,用的电话、账户、姓名及地址都是假的。追查起来难度较大,涉及藏品、钱财的陌生来电,市民要提高警惕,同时加强自身对于藏品的鉴赏能力,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推荐。老人对诈骗的辨识度太低,很少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搜索来戳穿谎言。那些被骗子们划定为目标人群的老人,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少与子女住在一起。为了不让子女感觉麻烦,也不愿意与子女沟通。所以,他们往往会作出错误判断,而让骗子的阴谋一次次得逞。遇到此类情况,不能误听误信,在涉及钱的时候千万要慎重。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