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凤
全国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开展以来,庆阳市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坚持“三早”,迅速行动,全面开启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
制定方案早部署。国务院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我市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周密部署不规范地名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庆阳市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分六个步骤集中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
扩大宣传早知晓。清理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各县区一方面结合地名普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采取街村搜集、实地走访、网上查找、平时掌握、比对核实等多种方式,重点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逐一建立数据台账,全面摸清底数,全面掌握不规范地名使用现状,为不规范地名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就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意义、范围、方法、步骤、目标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增强社会各界使用标准地名的意识。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街头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调查摸底出需要清理整治和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地名433条,地名标志231个。
细化措施早落实。明确要求各级地名管理部门做到“四要”,进一步细化措施,将清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将加强地名文化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深入推进工作开展。二要统筹部署推进。正确处理清理整治和保持地名稳定之间的关系,按照“管好增量、整治存量”要求,把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工作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严防新增不规范地名,逐步整治现有不规范地名,分类、分级、分层实施,避免形成地名更名之风。三要完善制度规范。准确把握严格依法行政、立足传承保护、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则,在集中整治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地名规范的源头进行严格监管,加强跟进监管,形成地名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四要强化标准意识。坚持文化引领、厚植地名根脉,引导全社会树立地名文化意识和标准化意识,以地名文化发展繁荣助推地名事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