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动态
投稿

李军时:把握“三个面向”的科技创新战略基点

2016-06-08 08:13:3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编者按: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的驱动在于创新。为了更好地领会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本报分别以供给侧改革与创新、“三个面向”和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为切入点,对大会精神进行解读,供读者参考。

  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三个面向”,既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着眼点,也是科技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基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要求我国的科技工作必须具有宽广的发展视野、前瞻的战略眼光、勇立人类科技进步潮头的勇气。

  科学技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创新就要求引领前沿,慢上半拍就可能被淘汰出局,就会不仅在科技领域而且在全面发展上陷于战略被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意味着开拓、抢占,保守、退缩注定要在科技竞争的战场败下阵来。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在科技上保障前沿从来都是走向兴盛的关键。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科技领先保障了较长时期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力领先。进入近代,腐朽的封建政权视科技为“奇技淫巧”,对科技的轻视和无知导致了近百年中国的落后与耻辱。而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最新科技成果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直接促成了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一战以来,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绝对领先,奠定了百年以来的全球强国地位。即使在当代,一些曾经名扬天下的大企业大品牌,由于在科技的大潮中掉下队来,最后惨淡离场;而一些本名不见经传,体量小、底子薄的企业和品牌却以科技上的领先异军突起。无数事实说明,在这个科技占据社会进步主导的时代,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凭借出身的高贵、庞大的身躯保持地位,要想获得王者地位,就要在科技这个核心竞争领域占据主动。科技的竞争从来就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从来都是把桂冠献给勇立潮头的弄潮儿。

  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要积极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全面深入调整的挑战和机遇,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科技进步助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恩格斯讲:“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学技术要发挥重大作用一定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的威力最终也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也是根本所在,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从国内情况看,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不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率低,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不够的情况还比较突出。虽然我国经济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结构不尽合理、总体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却直接制约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发展。正如总书记2015年考察上海时指出的:“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要让我国经济从大到强,突破发展瓶颈,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通过科技创新真正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面向经济主战场,还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特征,以科技创新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以科技创新增强调结构的战略定力。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经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科技创新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真正实现经济和科技互融共促。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科技创新要在关系我国国家安全和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持续用力,使科技为维护我国整体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言辞恳切地讲:“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军事上的落后有技术上的落后,有军事理论上的落后,但军事理论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军事技术这个物质基础。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学习时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国力极端贫弱的情况下,全国人民咬紧牙关支持发展“两弹一星”,我们在军事核心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和全球定位导航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逐步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市场;3D打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越来越增加了我们在国际战略竞争中的底气。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在信息技术、高精密仪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缺陷,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人,严重影响了国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无数的事实说明,这些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是靠钱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只有靠自己只争朝夕、快马加鞭的拼搏,我们才能告别他人的“卡脖子”,才能拥有自己的“杀手锏”。

  “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总书记的深刻洞察、殷切期望为我们提供了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南,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大时代,全国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一道奋力拼搏,我们必将迎来科技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