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突出甘肃三举措弥补儿科“短板”
当前,儿科医生短缺现象成为突出问题,我省将如何解决?6月1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的“十二五”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计生委王坤副巡视员表示,我省儿科医生短缺主要有5个方面原因,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弥补儿科“短板”。
据2015年底统计数据,全省有儿科床位8154张,儿科医生2154人,0-14岁儿童417.367万人。全省每千名儿童有0.51名儿科医生,低于全国每千名儿童有0.53名儿科医生的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数量平均为0.85到1.3人。我省儿科医生短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儿科工作要求严、强度大、风险高,自愿从事儿科工作的医学院毕业生少;二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成长周期长,培养数量和速度不能满足服务需求增长;三是我省基层条件相对艰苦,对人才吸引力不强,现有基层儿科医生中还有多年无法通过执业资格考试者;四是儿科风险高、收益低,部分医疗机构管理层对儿科建设不重视;五是没有儿童专科医疗机构,难以形成人才技术的聚集洼地。
王坤表示,我省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弥补儿科“短板”。具体为:首先加强儿科人员培训。开展了全省中医儿科适宜技术逐级培训工作,省级举办3期师资培训班,要求市、县、乡于9月前完成本级培训;对4500名在岗乡村医生进行的培训中,增加中、西医儿科适宜技术培训和操作练习,提高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举办了2期新生儿复苏培训班,培训儿科骨干148人,培养省级师资29名,强化新生儿出生时安全保障。2015年起,我省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名额向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予以倾斜,培训人员将在我省8家培训基地完成3年的规范化培训。其次,加强儿科学科建设。2015-2018年,每年将投入2500万元加强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县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建设。第三,加强儿童健康促进。在幼儿园推广中医推拿操,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 (记者 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