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威市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马顺龙) 近年来,武威市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5年,武威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21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市推进试点市。市里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市推进工作实施意见》,市、县区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各县区从土地流转、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金融信贷等方面,制定了具有当地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办法。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了以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初步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2015年,共举办培训班25期,培训精准扶贫劳动力1427人,有力地支持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
2013年,民勤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00个试点县之一,在全市率先开始探索积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经验。县里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牵头,开展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学校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6处,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通过完善“专家+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户”的“1+10”导师制定向指导模式等关键措施,初步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461名,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700名。
在培育模式方面,武威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农学结合、送教下乡、学历教育”“课堂培训+生产实践+观摩学习+跟踪服务”“学校+基地”等培育模式;在培训机构确定方面,以农广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单位为主择优确定培训机构;在培育对象遴选方面,采取村委会提名、乡镇初选、农牧局审定的自下而上逐级选拔方式和相关业务单位推荐、培训机构确定的联合选拔方式,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确定为培育对象。2015年,全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90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9人、生产经营型754人、专业技能型677人、专业服务型140人。

留守儿童快乐过“六一”
兰州一女司机驾车出事故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自带电影效果的午夜东京 用胶片记录的静谧温柔
俄夫妇养了一个“熊孩子” 一家三口幸福温馨(图)
《欢乐颂》今晚收官 五美友情坚不可摧
王祖蓝母亲节温情献唱 《跨界歌王》释放音乐爆发力
文字填满成长时光
IP剧火热背后危机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揭秘电信诈骗(一):隐蔽的伪基站
省公安厅公布第三批100名终生禁驾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