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求学路上的“爸妈族”

杨明军在教室内作画。
5月10日下午6时许,西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室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杨明军还在低头学习着。
20多天后,33岁的他将真正离开校园毕业。
像杨明军这样“爸妈”型的学生在高校已不是个别,他们怀揣梦想,一边是温馨的家庭,一边还要面对尚未完成的学业……
1. “这么大了还上学,脑袋没锈掉吧?”
关于上学的决定,还是4年前的事情。当时杨明军在贵州省离省会贵阳市还有200多公里的一个小县城文化局上班。
平日里,工作不紧不慢,生活相对安逸。
“但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痛,也许自己还有追求艺术的梦想吧。”2006年6月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版画专业的杨明军面对自己程式化的工作,总有一种放弃的冲动。
工作的6年时间里,一直想自己是否可以放弃这种相对“平淡、安逸”的生活,但当时父母年近古稀,加之生活的不易让他一直矛盾着。
终于,2012年初,杨明军与妻子结婚,他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辞职求学。而当时,妻子已经是一所高校的老师。
“辞职的初衷,主要还是想继续自己的艺术之路,毕竟工作6年都在做与专业无关的事情。而且,我都隐约看到了60岁自己的那种生活状态。”
就这样,快30岁的他开始准备考研。然而远在大山生活的父母得到消息,很不赞成儿子的决定,毕竟文化局的工作体面而稳定。
当年7月,背水一战的杨明军远赴东北接受专业训练,他明白只有自己静下心来,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听说杨明军要去上学了,老家的亲友竟有人在他父母面前说,“这么大了还上学,脑袋没锈掉吧?”就在当时,老家的父母也曾赌气,两个多月没有与儿子联系。
杨明军是家里的独子,还有两个姐姐在外地工作。但是他更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考上研究生,才能对得起家人。
2012年底,还在学习阶段的杨明军,接到了妻子要生孩子的信息,他不得不赶回老家,等待妻子分娩。
很快,女儿平安降生,随后他奔赴硕士招生考场。
2013年春节后,笔试成绩发榜,杨明军接到了远在甘肃的西北民族大学的面试通知。4月初,对甘肃没有任何印象的杨明军,背上妻子准备的行囊,离开家人,从都匀市坐大巴车到贵阳市,购买了到甘肃兰州的火车票。
经过两昼夜的火车,杨明军到达兰州。尽管同处西部,但下火车后,气候差异明显。接下来,饮食的不便与干燥的气候等给他带来的种种不适,让他不得不面对。
面试还算顺利,回到贵州后,他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自己也再次证明了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接下来,如何照顾孩子的问题摆在了他们夫妻面前,妻子产假结束,自己9月即将开学,而远在老家的父母年龄大根本无法照看孩子。无奈,只好请来保姆。然而一段时间下来,保姆也因经济等原因离开了。最后,夫妻二人决定求助岳母。
还好,岳母答应照顾女儿。9月,满怀信心的他再次前往兰州。在火车上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三年内好好学习,毕竟自己已经是30岁的人了,要珍惜眼前的学习时光。
2. “爸,实在不好意思,最近课紧张,没有时间陪你”
重归大学校园的杨明军,基于此前自己对专业的认识,珍惜学校的一切时间。然而,从版画转而学习油画,他需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地付出。
第一年,杨明军向老师请教专业知识。常常,课余和同学交流,却因为年龄、经历的不同而不适应。“毕竟自己已经有家室,上有老下有小,所以看问题的观点就与应届考生不一样。还好,学院还有几个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是‘爸妈’类型的,我们就谈得来。”
每天与家人的电话是必不可少的。就这些,总还是有说不出的牵挂。
“原来现实真的和理想是两回事”。杨明军每学期尽量集中安排在节假日回家。但每次回家,看到父母、岳父母、妻女总有无以言表的酸楚:自己都30多岁了却不能照顾家人,上学到底值不值得?
2014年秋季,杨明军刚从老家回到兰州才发现,自己身上只有100多元生活费了,已经没有钱买颜料、画布。碍于情面,自己又不好意思向家人、同学借钱,苦熬了5天后,学校给他发了2000元补助,才让他渡过了难关。
当年国庆节前,杨明军的父亲查出肺炎。“听到这个消息时,自己脑袋一下蒙了。不知如何是好,姐姐不在身边,妈妈岁数大了根本不能坐车去照顾,爸爸只好一个人去医院。”杨明军心中觉得非常愧疚。
“爸爸,实在不好意思,最近课紧张,没有时间陪你。”电话那头,父亲却安慰儿子好好学习,不要着急,他自己会前往医院治疗。完成课业后,杨明军向老师请假,连忙买了火车票赶回老家。到达医院后,听医生介绍父亲的病情,他自责也许自己在父亲身边会避免病情发生。
不到半个月,由于要上课,未等父亲痊愈,杨明军匆忙从县城到市里,回家看看妻子、女儿后又再次踏上返校的火车。
就这样,除了贵州老家就是兰州校园,尽管自己尽量安排少回家,但每学期两次的回家让他感觉自己永远都在乘坐火车的途中。
“长期的来回奔波,让自己都忘记了甘肃还有许多知名的地方。”杨明军在甘肃求学3年,最远只去过离兰州不远的冶力关,而那次也只是与老师、同学写生。在他看来熟悉的地方除了校园就是火车站周边或是机场。
3. “爸爸,你上的幼儿园啥时候放学啊,我都回家了”
对于一个家庭的一分子来说,杨明军认为自己不够称职。没有时间好好照顾父母、妻女。
由于没人照看,刚刚两岁的女儿乐乐早早就被送进幼儿园。“当时就听说她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不适应,但也实属无奈之举。妻子忙于工作,而自己还要上学,岳母有时候还要去照顾小舅子的孩子。”
此后,杨明军告诉女儿:爸爸也在幼儿园上学,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吃饭睡觉,你也应该乖乖听老师的话。
“爸爸你啥时候走啊?”一次刚从兰州回到家,女儿就问杨明军。这个问题让杨明军哑口无言,到底该如何回答……接下来,他带着孩子上街去买东西,女儿竟然莫名其妙地说:“爸爸我感觉你好穷啊,你都没有车。”突如其来的话语,让他无从谈起,长期的父女分离,给孩子的引导、关心太少了。
2016年春节后,杨明军就开始为自己的毕业奔忙。首先是论文的修改,反复地斟酌词句,向老师、朋友求教。“毕竟这是我3年的成绩展示,我必须认真对待。”而此前,他也为论文多次踏访少数民族地区,只为让论文有新意。但总是离预期存在距离,常常为修改论文而头疼。
3月,杨明军得知老家一所高校公开招聘。20日,他赶往老家考试,之后又回兰州。4月14日,获知考试通过,被通知面试。杨明军再次乘火车返乡,而这次他不得不带着毕业论文在路途中抓紧修改。
面试、体检还算顺利。其间,父亲的弟弟离世,父亲告诉他家里人手不够需前往奔丧。无奈,杨明军又从市里赶往县城老家。而这前后已经过去十天时间。五一节前,杨明军再次回到学校,按期提交了论文,等待审查、答辩。
之后,进入毕业作品创作修改期,由于画作已经初步成型,但总是感觉不足,开始了冥思苦想式煎熬。
5月3日,正在教室的杨明军接到父亲电话,由于肺病复发,父亲独自一人在县城住院。用心创作的他顿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告诉父亲要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他毕业后马上回去。
第二天,老家又打来电话,比自己大3岁的堂哥去世要他回去奔丧,他只好告诉亲人,现在学校功课紧张,只能以后祭奠。
6日下午,3岁多的女儿在自家小区被邻居养的狗咬了。因为当时只有岳母一人在场,等上课的妻子请假后,才带着孩子去医院包扎。
家里短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杨明军似乎有些焦头烂额。但平静后的他清楚,自己不能回家尽孝、照顾家人,唯有自己完成学业,才不辜负家人。
10日下午,女儿乐乐打来电话:“爸爸,你上的幼儿园啥时候放学啊,我都回家了。”杨明军向教室外看去,满眼的绿意。他回答道:“快了,你要听妈妈和外婆、老师的话,爸爸过几天就放假回去了。”
文/图 兰州晨报记者 董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