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握“五个关键字”坚持“五步筛选法”
永靖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侧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同一场与贫困做斗争的持久战,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则是打好这场持久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永靖县综合考虑县情实际和贫困现状,借鉴农村低保听证评议的成功经验,严格按照“12345”识别程序,突出入户调查、分析甄别、评议公示、动态管理四个关键环节,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并根据贫困户扶持和增收情况,建立了全县精准扶贫“1+17”大数据信息平台,使全县精准扶贫目标更精准,扶贫措施更具体,扶贫方式更灵活,扶贫效果更明显。
“这次观摩真的是不虚此行,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853’大数据平台真不错,鼠标轻轻点击一下,精准扶贫户所有基础信息都一目了然。”3月31日,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在兰州召开,按照会议日程安排,与会代表专程来到永靖县三条岘乡青和村、杨塔乡松树湾村现场观摩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后,纷纷发出赞叹。
永靖县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和全省18个干旱贫困县之一。到2014年底,永靖县还有61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东西山区11个乡镇的新寺沟、沙子沟、苏木沟、磨石沟流域4个贫困片区,其自然条件之苦、贫困程度之深、群众生活之难,在全省具有代表性,扶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找准对象是第一步。”永靖县委书记尹宝山如是说。“要打赢与贫困斗争的这场攻坚战,首先要找准目标,做到对象精准,直接瞄准扶贫工作‘靶心’,精准发力。”
突出“四优先”“七不准”:贫困对象公平公正
在贫困户识别的过程中,永靖县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识别程序,突出入户调查、分析甄别、评议公示、动态管理四个关键环节,组织省、州、县、乡、村近6000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贫困现状调查,摸家底、查贫因、听诉求,全方位了解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全面收集扶贫开发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料。
县扶贫办主任党文发告诉记者,在对基础信息数据组织人员进行认真分析和甄别中,县上坚持“四优先、七不准”原则精准识别贫困户。
党文发解释说,“四优先”就是低保户、残困户、因学因病因灾致贫的、计生“两户”贫困户优先纳入;“七不准”就是子女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担任村两委干部的、拥有商品房或家庭小轿车的、拥有注册资金3万元以上经营性实业的、脱离户籍地1年以上且长期居家在外的、不赡养父母和不抚养子女的以及参赌吸毒的不准纳入。”
党文发告诉记者,在具体识别过程中,永靖县还借鉴农村低保听证评议的成功经验,严格依照个人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县乡村三级审核公示、发布公告确认5道程序,把贫困户精准识别的裁决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精准识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了规范操作、阳光透明、民主监督,有效保证了贫困对象的精准、公平和公正。经过4轮反复甄别审核,最终识别出9589户、3.72万贫困对象,做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批。
在此基础上,永靖县启动县级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对存在的问题适时组织“回头看”,保证了各项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全面推进“853”挂图作业,适时对贫困对象进行监测管理,减贫的销号、不准的退出、返贫的纳入,做到了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把握“五个关键字”:摸底数据真实可靠
杨塔乡松树湾村位于永靖县西部山区,距县城32公里,全村辖12个社,有193户762人,2013年底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47人,2014年脱贫53户199人、返贫12户44人。
据杨塔乡党委书记何永芳介绍,在建档立卡工作中,松树湾村围绕“政策宣传、调查摸底、对象确定、规范档案、精准帮扶”五个环节,把握“明、清、准、细、实”五个关键字,就是政策宣传突出一个“明”字、调查摸底突出一个“清”字、对象确定突出一个“准”字、基础档案突出一个“细”字、帮扶措施突出一个“实”字,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松树湾村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宣讲政策,召开群众会议、发送宣传短信、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扶贫政策九不准暂行规定》、“131”贫困村识别法和“9771”贫困户识别法等各项政策宣传解读,提高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听本人陈述,看家庭摆设、生活状况,访邻里、访村干部、访老党员,对有残疾、重大疾病、车辆、房屋等情况由户主举证的方法,对全村193户群众进行深入调查和全面评估,严格按照“九不准”直接排除、“七要素”识别户优先纳入、“七指标”识别户倒排序纳入的原则,确定出贫困户倒排序名单。
在此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召开由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宗教人士、德高望重的老人和老党员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民主评议大会,对初选贫困户进行评议,扩大了基层民主,增强了工作透明度,真正做到了调查摸底实事求是、对象确定公平公正。
在贫困户基础信息档案中,村上通过划片包干采集贫困户信息、集中初审和抽样审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大数据平台信息录入过程中,确定专人录入、专人核对和扶贫工作站集中复核的办法,有效杜绝了信息错录、漏录等现象,提高了数据录入质量,为后续的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五步筛选法”:贫困对象识别精准
三条岘乡青和村位于永靖县东部山区,距县城17公里,总面积28.35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203户728人。2013年底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334人,2014年脱贫42户161人。
青和村在严格落实“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和“七不准”的基础上,要求其他农户通过“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摸底核算、民主评议和公示公告”的程序,先由农户提出贫困申请,由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双联干部、村民代表组成民主评议小组,按照“问、看、查、算、比”的“五步筛选法”深入农户调查走访,即:问种植、养殖、劳务收入情况,看住房、子女上学、资产状况,查惠民政策落实、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收入情况,算人均收支账,比家庭整体情况,全方位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后,召开评议会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在村内进行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群众提出的异议逐一给予答复和说明,提高了识别贫困人口的精准度。
青和村党支部书记杨生源说,由于发扬民主、阳光操作、层层把关,整个识别确认工作平稳有序,退出者服气,纳入者满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没有发生群众上访的问题。
“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瞄准“靶心”精准发力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第一步是把贫困户识别出来,再针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有的放矢,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陈桂林,青和村五社,5口人,家底薄,人多地少,收入来源匮乏,希望通过发展养殖产业增加收入……”
在三条岘乡政府,扶贫专干范国兰打开大数据管理平台,当输入陈桂林的名字时,所有家庭情况都一目了然。网页显示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成效、绩效考核、数据分析五大模块,点开扶贫对象模块,点击任意一个贫困户,其致贫原因、家庭情况、享受政策等十分详细。
“这个数据平台好啊,囊括了贫困户家庭全部信息,实现了农水、卫计、教育、民政等多部门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信息量大、信息量准,值得借鉴啊!”
“有了这个平台,农户的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扶贫成效一目了然,可以对贫困群众进行动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精准管理!”
日前,来自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正军和海北州海晏县扶贫办主任苏子珍,在观摩永靖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时赞叹不已。
正是由于大量数据的精准录入,才让永靖县在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帮扶措施制定、扶贫政策落实等方面有的放矢。
青和村二社的付秀芳一家3口人,丈夫在外地打零工,一年的收入仅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自从儿子考上大学后,每年的学费让他家变得更加困难。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后,付秀芳一家享受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发展起了养殖产业。“我家现在养了30多只羊,我负责养羊,丈夫学了瓦工,以后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付秀芳高兴地说。
贫困户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帮扶方式也多种多样。按照“整村推进、一户一策”,永靖县实行差异化扶持,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率先减贫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始,逐村逐户帮扶,逐年分批落实整村推进项目和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做到扶持一村一户、有序脱贫一村一户,确保扶贫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因上。
三条岘乡紧扣青和村整合资金640多万元,实施到村改善基础条件和到户培育富民产业项目,新建幼儿园、文化广场、养老院,改造危旧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新修暖棚12座,引进绒山羊672只,发展壮大羊产业。2015年,该村预脱贫38户139人,贫困面下降到4.67%,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
杨塔乡松树湾村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从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到户扶持项目、解决发展资金、村容村貌整治五个方面着手,投资1165万元全力改善贫困村发展基础条件,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增强了自我造血能力。2015年,全村预脱贫71户259人,贫困面缩小到4.33%。
瞄准贫困“靶心”,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永靖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12元,净增579元,增长12.5%;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949元,净增399元,增长15.7%。按照国家扶贫标准测算,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建档立卡的9589户、37197人减少到6730户、25911人,当年完成减贫2859户、11290人,减幅达30.34%,超任务数1886人,贫困面由23.04%下降到16.05%,下降了7个百分点。
永靖县正迈向一条高效、精准扶贫之路,扶贫目标更精准,扶贫方式更灵活,扶贫效果更明显,不让一个贫困人口在小康路上掉队。(记者 罗玉珍 刘延海 通讯员 焦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