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动态
投稿

敦煌与敦煌研究

2016-05-20 08:2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敦煌与敦煌研究

  作者:樊锦诗

  敦煌壁画

  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与壁画结合的综合艺术。作为建筑艺术,北朝中心塔柱窟虽受到印度支提窟的影响,但改变了原来印度覆钵式圆形塔的形式,成为方形楼阁式的塔形,窟顶改变了印度圆拱顶的形式,成为两面斜坡的人字披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隋唐以后敦煌石窟流行覆斗顶方形窟、佛坛窟,这是以中国传统的斗帐形式和殿堂形式对佛教石窟的改造。

  经过北朝和隋代对具有浓厚印度和西域样式雕塑的消化吸收,及与中国本土塑像艺术的长期融合过程,到了唐代,彩塑艺术逐渐创造出了赋有中国审美精神,动态、神韵具有民族化特征的经典性传世之作。壁画中表现最多的是佛教人物,北朝人物画多模仿外来佛教艺术人物画的形式和技法,隋唐人物画吸取了外来艺术中人物造型准确、比例适度、凹凸法晕染的长处,同时与中国讲究线描和神韵的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佛教人物形象,丰富和提高了佛教人物画的表现力,成为能充分表现中国审美、中国神韵的美轮美奂的佛教人物。

  进入隋唐,中国的佛教绘画艺术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时期。在长安、洛阳首先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经变画。由丝绸之路传到敦煌后,成为敦煌石窟唐代及以后各时代长期盛行不衰的绘画样式。经变画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佛教艺术,敦煌石窟共有三十多类经变画,如弥勒经变、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华严经变等等,它们形式多样,各骋奇思妙想,表现了当时人们想象的佛国世界。经变画将已高度成熟的中国传统人物画、山水画、宫观台阁的建筑画、花鸟树木风景画,以及采撷现实生活中各种美好的风情元素,运用中国式的空间构成法,形象地表现了佛经描绘的理想佛国世界的宏伟壮丽、气象万千的意境,展现了大唐的恢宏气象。隋唐敦煌石窟的经变画来源于两京长安、洛阳和中原地区。今天,唐代两京和中原的佛教寺庙及其壁画已不复存在,敦煌石窟保存大量精美的隋唐经变画真迹,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的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张萱、周昉等画家的风格特点。

  敦煌石窟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持续不断的营建,留下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和两千多身彩塑,是中国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财富。早在七十多年前,画家常书鸿从法国回国之后,看到了敦煌艺术的重要价值,来到沙漠中的敦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其后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发展为今天的敦煌研究院,并在石窟保护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