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庆城:奏响苗林产业“进行曲”
5月9日,笔者走进庆城县蔡家庙乡徐新庄村,贫困户张金全告诉笔者:“去年,除了外出打工挣钱外,还把家里的30多亩荒山地流转给了村上的合作社收租金。”徐新庄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广超说:“5年后树苗卖一半留一半,预计收入500多万元,既能带动大家致富,还能绿化家乡。”
近年来,庆城县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抓点示范、规模发展”的思路,推动苗林产业规模发展。通过林业项目融资和绿化公司包苗木、包栽植、包成活的“三包”机制,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苗林产业发展,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今年,县上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工业原料林等现代林果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结合,鼓励农户与苗林专业合作社合作,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流转土地造林4.3万亩,带动全县苗林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已组建苗林专业合作社42个,通过合作社(林业企业)和种苗大户集中流转土地造林、林农个人联村联户造林等模式,集中培育苗林产业9处12万亩,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5.6万亩,建成万亩示范点5处。
52岁的玄马镇柏树村村民李强,家里的20多亩荒山地耕种难、收成少,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去年初,他把家里的山地全部流转给村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子慢慢好起来了。李强说:“我把地流转给合作社,给他们打工,仅这一项一年能挣近两万元。”柏树村村民李万才说:“我去年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我们两口子能挣三万多元,收入很不错。”
为确保育苗产业和造林工程取得实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庆城县把苗林结合培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了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变以前林业部门“单打独斗”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把部门的“独角戏”变成全社会的“大合唱”,整流域规划,规模化治理,既为群众建起了一个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也为全县创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讯员 刘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