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正文
投稿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把“资产”变成“资源” ——定西陇西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综述

2016-05-19 09:12:10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这三年 治国理政新实践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张登华

  4月26日,陇西县云田镇上大道村农民关勤获得中国农业银行5000元贷款。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贷款他要找人担保,这一次他只要以自家的18.25亩耕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标的,便成功获得了贷款。这是陇西县首笔农户个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也是当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典型做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一直是党和政府部门不断探索的课题。陇西县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和最薄弱的环节,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大胆创新,全力推进农村土地、金融服务、抵押贷款、新型城镇化等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将农村、农民的“死资产”变成了推动发展的“活资源”。

  陇西县是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无法直接进入一级市场,只有在被征收后才可以进行招、拍、挂,但是在征收和出让之间有着巨大的利益级差。同时,由于这种城乡土地“二元制”存在的巨大利差,也导致征地泛滥,严重损害农民合法权益。试点工作过程中,陇西县针对此种状况,在严格遵循“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实践,积极推动集体土地入市。一方面,逐村、逐组调查,摸清了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家底”,查清全县共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5094宗5195亩,并按照“用途、入市途径、入市条件”进行了细分。另一方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同责。

  2015年11月27日,陇西县敲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巩昌镇农机修配站一块占地只有4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引来了六七家买主的激烈争夺。这块地起拍价120万元,经过几番举牌竞拍,地价一路上涨,突破200万元之后仍有买家举牌,最终以214万元的价格成交。当天,除公开拍卖的巩昌镇农机修配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外,陇西县还协议出让了巩昌镇西街村5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首阳镇永宁路南门村5宗1.65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总成交价款409.3万元。当天成交的7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同区域、同条件、同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水平基本一致。这一次的交易成功,标志着陇西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既有效遏制了征地泛滥现象,又保证了农民得到合理的用地补偿,不仅对推进我省农村土地改革进程,建立产能更完整、产权更清晰的入市制度,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而且对盘活农民资产、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精准扶贫有着深远影响,在我省农村土地改革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如此,陇西县还在其他领域进行综合执法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试点、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试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试点、金融服务创新和“双权”抵押贷款试点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其中,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试点改革中,陇西县对东铺社区集体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出农村集体资产1382.8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92.5万元;界定成员身份1044户、4232人;设置农龄股13940股,成员股4232股。2015年,东铺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近47万元,支出31.6344万元,收益15.2781万元。近日,东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开进行了分红,集体经济收入除提取公积公益金4.2781万元之外,分配居民股东11万元,人均分红26元;股民最高持股58.4股,分红239.44元。同时,陇西县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中心,已先后为甘肃裕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陇西县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600万元、150万元,农村产权权证融资顺利“破冰”实现了农村产权、政策性金融和现代农业产业的有效融合。

  这些改革措施,与陇西县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与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农村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组合拳”,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资金、资产,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