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甘南 正文
投稿

甘南卓尼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纪实

2016-05-17 17:03:45 来源:中国甘南网 作者: 责任编辑:田志强(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卓尼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纪实

  五月的船城大地,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昔日路边随处可见的柴草堆、垃圾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绿树红花;每到一处,一面面文化墙赏心悦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醉人的美景,是卓尼县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结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卓尼县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来自于县委、县政府建设“秀美家园、美丽卓尼”的理念,来自于干群齐心“告别陋习、扮靓家园”的实干。

  全域谋划建设美丽卓尼。“要全域谋划,把县域当景区来打造”、“环境就是我们建设美丽卓尼的门面,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一个改乡俗、改陋习、向脏乱差全面宣战的思路全新出炉:在全县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富美靓丽的“生态卓尼”。科学的思路一旦确定,只有落实才能见效。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贵在坚持、重在长效,不能只搞突击、一阵风,更不能“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通过环境卫生整治,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形成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该县制定出台《卓尼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卓尼县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指导意见》、《卓尼县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卓尼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试行)》等四个制度办法。全县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贯彻落实《卓尼县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以“管住、管用、管好”为原则,层层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制定村民环境卫生公约,规范约束村民生产生活行为,建立长期常态整治环境卫生的良性运行机制,使保护乡村环境、倡导文明风尚、建设美丽家园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集中“美容”打响整治战。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是小事小节,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事,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与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紧密相连,更体现着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新作为。县委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头戏”,研究制定《卓尼县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卓尼县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和《卓尼县环境卫生整治“百日大会战”综合执法工作方案》。将卫生责任区域分解到单位、商户和住户,严格执行“门前六包”和“三无四到位责任制”,完成城区、城乡结合部、农牧村、公路沿线、旅游景区的卫生清扫和垃圾清运工作,初步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利用县电视台、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等媒介,深度报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曝光乱停、乱放、乱扔、乱排等影响城乡环境卫生的行为,有效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浓厚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氛围。整治期间,取缔占道经营600多起,依法没收占道违规摆放货物300多件,清理垃圾1000多吨,下发环境卫生督办单55份,涉及整改单位、部门45个;追究问责单位负责人5人,向各商铺、住户下达门前《六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违规摆放商品、违规乱搭乱建等限期整改通知书200多份;发放《告知书》、《给全县市民的一份信》等宣传材料1000余份,倡议城区广大市民讲文明、树新风,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垃圾,不泼污水,使城区街道畅通、整洁。平整城乡结合部空地、违规垃圾堆放地、杂草丛生地10000多平方米,清理死角堆积垃圾600多吨,并在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平整好的空地上安装围栏7处560多米,彻底改变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状。在县城主街道安装更换垃圾箱80个,增设垃圾收集斗22处,增放垃圾清运车1辆,使城区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清运。清洗城区主街道两侧及背街小巷墙面上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广告13000多平方米,粉刷墙面7000多平方米,清理粉刷公路沿线的护坡墙体广告8400多平方米。城区清扫任务由原来的“一日二扫一保洁”调整为“一日三扫两保洁”。每天清扫时间为:6:00—8:00、13:00—14:00、17:00—18:00,保洁时间为:8:30—12:00、14:30—18:00,做到清扫区域内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无白色污染和悬挂物体。城区生活垃圾倾倒时间调整为每天早上7:00以前和晚上20:00以后,白天全天垃圾清运车辆以播放音乐的方式不定期地在城区各街道巡回收运垃圾,餐厨垃圾24小时一律不得倾倒在垃圾堆放点,必须按规定倒进垃圾收运车辆内,为了使城区广大群众及时知晓以上规定,将以上规定在县电视台播出的同时,印发相关通知1800多份。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结合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成总投资3300万元的卓尼县新城区滨河路、总投资2500万元的城南滨河东路步行街、总投资5000万元的城区道路改扩建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的卓尼县新城区道路及给排水工程、总投资230万元的城区节能路灯改造工程和总投资480万元的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了总投资3757万元的扎古录镇道路给排水及桥梁改扩建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的滨河西路延伸工程,并争取总投资2000万元的赛赤街道路及给排水工程、总投资2040万元的古雅川大桥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的所藏洮河大桥建设项目。同时,拆除破旧、违规安装广告牌匾160多个,完成城区街道两侧商铺广告牌匾的统一和更换。

  及时制定《卓尼县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对大峪沟景区及公路沿线的旅游环境卫生进行联合整治,对景区及景区周边道路旁乱写乱画、路面卫生、道路标示标牌设置、旅游厕所清洁、景区内各个卫生死角及游客爱停留区域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在大峪沟旅游景区设置垃圾收理点25处,聘用景区沿线环卫保洁员9名,整治道路环境卫生近100公里,共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30余吨,购置垃圾袋上万余个,使景区内卫生、公路沿线、村镇、河道等景点及周边道路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观,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建章立制实现常态化。科学的工作机制是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保障。为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落入“整治—回落—再整治—再回落”的怪圈,确保此项系统工程长期有效推进,卓尼结合实际,立足长远,建立起一套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

  ——日常管理机制。成立高规格的环境卫生整治综合执法工作组,由县委副书记亲自挂帅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早晚督查,坚决查处乱搭乱建、占道施工、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成立卓尼县环境卫生整治综合执法工作队,工作队由县市容环卫监察大队、县环境监察大队、县公安局、县交警队、县工商局共60人组成,负责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和督察工作。综合执法队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10点不间断的进行巡查,制定《卓尼县综合执法队监察员“四定”管理责任书》,即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目标,确保了城区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管理的常效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每个监察员对所定的路段严格按照卓尼县餐饮、商铺环境卫生《六包责任书》规定内容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小摊小贩、乱摆乱放、占道经营、以街为市等违规经营行为,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设施及美化、绿化、亮化设备,坚决制止破坏公共卫生设施和不文明行为,坚决杜绝在墙面上乱贴乱画和喷涂各类小广告。

  ——督查暗访机制。通过明察暗访、交叉督查、不定期督查等方式进行督查检查,保证整治效果长久持续。

  ——媒体曝光机制。在县电视台开办专栏,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脏、乱、差”行为,促进整治活动提档加速。

  如今,走进船城大地:路宽了,灯亮了,街道、村庄干净了整洁了……群众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一条条宽敞、洁净的柏油马路环村而过,一株株杨树、柳树傲然耸立在街道两旁,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取代了残垣断壁,一片片绿地取代了臭气熏天的“龙须沟”,一个个身着黄色环卫衣的专业清扫人员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 王芝莲

文章来源:中国甘南网 责任编辑:田志强(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