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会宁棚改破解“没钱”“难迁”困局
记者 伏润之
采访棚改状况选择会宁并不意外。
他们“开发企业建设、政府限价回购、被征收人自主选择”的棚改工作模式和2015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100%货币化安置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钱”和“迁”,这是棚改最难啃的“硬骨头”,会宁县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两只手”,妥善破解了制约发展的困局,并使棚改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钱”从哪里来?
说起棚改,会宁县将其确定为“头等大事”。
放大到全县战略来看,他们建立了“三层”的组织体系,即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会宁县棚户区改造综合协调领导小组。
对于全县城市规划区内急需改造的棚户区住户而言,这无疑是件好事。
据统计,会宁县城市规划区内的棚户区急需改造片区总占地面积7930亩、各类房屋面积87.9万平方米,完成改造共需资金64.778亿元。
钱从哪里来?
会宁县在该领域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全力破解筹资难的问题。2014年以来,该县积极响应国家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政策,多方衔接争取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融资贷款,也成为全省棚户区改造授信额度最大的县区,2014年、2015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授信11.6135亿元,发放6.68亿元,保障3970户居民的货币化安置顺利进行,强力支持了会宁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了去库存进度,实现了和谐征收安置,打造政府健康财政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等方面的共赢。
为进一步满足棚改项目融资需求,会宁县按照国家开发银行“三个统一”模式,于2015年5月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棚户区改造政府采购服务模式试点项目,并在一个月内完成项目评审授信工作,国开行分两批对会宁县2015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授信5.9亿元,加大了全县棚改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同时,在2015年10月份,他们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推动的以回购存量商品房安置征收群众棚户区改造模式、棚户区改造政府采购服务模式得到了国家五部委联合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100%货币化安置
沿着平定高速公路一路向东,可以看到会宁县城全貌。这座当年红军会师的古老县域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介绍,2015年完成了2651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累计投资8.058亿元。2016年计划完成22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概算总投资为18.7亿元。
大刀阔斧的改造对于民生的改善不言而喻。
会宁县棚改办有关人士表示,“针对‘商品住房存量充足、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繁重’实际,结合全国棚户区改造电视电话会议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和推动商品房去库存进程的安排部署,充分考虑旧城改造征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总结出了‘开发企业建设、政府限价回购、被征收人自主选择’的棚改工作模式,做到了100%货币化安置,在激发市场活力、盘活存量商品房、拉动产业消费等方面实现了‘棚改+’效应。”
记者注意到,大力解决资金来源后的会宁县棚户区改造形成了民生保障的“托底效应”。一方面通过棚户区改造项目相关税收减免和政府回购安置房形式,降低安置房购买成本,满足了公用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改造意愿强烈的棚户区群众需求,真正实现惠及于民。另一方面在尊重征收群众意愿,合理确定征收群众经济负担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需求全覆盖。既妥善解决了群众过渡期间的生活,避免因长期过渡带来的工作、生活诸多不便,又解决了有补偿而无房住的问题,避免了因纯货币补偿安置后部分征收群众对资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流失。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挥了“棚户区改造+”政策效应,激发了市场活力,盘活存量房,加快了“去库存”进程,另一方面棚改住户与商品房购买群众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区,促进了不同收入群众的融合,提高了棚改新区居民素质,避免了信贷“贫民窟”和“失管小区”的形成,发挥了城市建设的“叠加效应”。
在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下,吸纳和带动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用于棚户区改造建设,有效打通了棚户区改造资金瓶颈问题,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效应。引入多远化资金投入棚改区改造后,解决安置房建设周期长的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有效节约了棚户区改造安置、过渡费用等建设成本,形成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