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正文
投稿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三题

2016-05-03 15:01:3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三题(大家手笔)

  叶澜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迈出新步伐,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总结过去30多年的经验,直面基础教育改革现状,要想在新的5年中显著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至少应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改善生态,即改善基础教育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态。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观念和原则的泛化,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把自己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更多看作需与供的关系,更多要求教育提供各自心目中的优质服务,而很少思考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加上一些媒体为争夺眼球而“呛教育”,导致社会对基础教育质量缺乏信心,甚至出现了教育焦虑症。这样的社会生态扭曲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势必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呈恶性循环,导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更为艰难。当前,改善生态需形成如下共识:基础教育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尽管各自所应尽之责不同,但人人有责;要形成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友好的社会生态,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文明社会。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

  认清特质,即直接承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任的主体必须认清基础教育的特质,把握好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层面的改革呈现多元趋向,但多元并不意味着每个“元”都恰当合适,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要注意不被乱花迷眼。只求新奇独特而丢失或远离“基础”,这样的改革也许会风光一时,但最终必受历史惩罚,付出巨大代价。基础教育中“基础”的具体内涵会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但其在两个层面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不会改变、不可丢失:一是为个体一生的发展打基础(包括人品、学问、处世和身心健康),二是为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打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特质。基础教育给每个接受教育的个体留下什么才算完成“基础”的使命?可将之概括为“三底”:一是“底线”,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底线。二是“底色”,童年、青少年期的生命底色应是阳光、自信、热爱生活,对未来抱有希望,不畏成长中的艰难。学校教育有责任给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温暖的底色。三是“底蕴”,让青少年走出只能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的时空思维局限,获得走进文化世界的工具,学会借助文化知识不断学习、探索、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力。基础教育的特质集中体现在这“三底”上。成此“三底”,则基础教育大成。

  审视决策,即在教育改革决策方具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决策能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近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但并非没有可反思调整之处,以下三点尤需引起决策者注意:一是教育系统内部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区别,系统的不同层次有相关性,但不同层次承担的责任相互不可取代。上层决策应把重点放在顶层设计、宏观把握上,在决策涉及下一层次时,一方面应以有利于激发(而非代替)中观、微观层次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原则,为其他层次主体留出自主决策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在行为底线和秩序上作出基本规范,并通过法律等保障这两方面的实现。以往基础教育上层决策的主要问题是对属于中、下层的事项管得太具体、太绝对,诸如减负令等,最终往往流于一纸空文。二是“条条”一统到底、“块块”缺乏统筹的权力,致使改革中的一些良好愿望难以实现。比如,基础教育改革不能把希望全押在课程这条线上,而应加强以学校为整体的系统改革。三是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应认识到教育是人的事业、文化的事业。教育虽与社会一切方面都有关联,但不能简单套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目标、策略与措施。不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定性,许多改革就会事与愿违。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