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车道 8种管线集中铺设入廊
三年投资80亿解决“马路拉链”
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剖面示意图。
中国甘肃网4月29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师向东)4月25日,记者从兰州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经兰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兰州市规委会主任委员会审定,于近日正式印发执行,这标志着兰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车道。根据《规划》,近期兰州市将在中心城区围绕“一线四片”的规划布局,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建成后,将逐步对供水、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排水及工业等8种管线集中铺设,统一入廊。
据悉,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着重考虑从“一面、两线、三点”入手进行规划布局,一面即管廊建设区域;两线即管线入廊分析及管廊线路布局;三点及重要空间节点、建设时间节点和管理政策要点。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至2040年。规划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远郊县区两个层面。
根据《规划》,近期兰州市将在中心城区围绕“一线四片”的规划布局,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成后的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是贯通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的城市地下生命线,对城市发展建设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撑,对促进城市集约发展、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此前兰州市相关部门编制完成的《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方案》,兰州市计划在2015-2017年内建设综合管廊69公里,总投资约80亿元,并优先启动西固港务区、三滩地区、城关雁滩地区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管廊建设,同时配合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和新建城市道路同步实施。综合管廊建成后,将逐步对供水、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排水及工业等8种管线集中铺设,统一入廊,彻底解决城市道路“马路拉链”问题,达到一次性投入、长期收益的效果。对已经确定入廊的新建管线,规划部门不得另行安排综合管廊以外的任何敷设方式进行管线建设,对新开工的城市道路工程,原则上必须结合管廊规划进行综合管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