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精神食粮;书,是进步阶梯;书,更是从政为官者的“一剂良药”。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关于读书之说,自古以来就被世人所推崇。皓首穷经,更是古时读书人孜孜以求,并引以为傲的人生盛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名言,是古圣先贤指导、激励后生子孙勤勉治学求取功名的谆谆之言。但却给古时寒门子弟点燃了梦想、带来了希望,这是他们心中的信仰。十年寒窗为功名,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家天下”他们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夺取名利”,靠自己的努力步入仕途、光宗耀祖,可谓社会之进步。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关于“读书”的名言。确实,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才干。当夜深人静之时,伏案桌前,拾一本书,心静如一泓清泉。似乎回到了少年时代“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刻苦,老师们熟悉的话语在耳边回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等等。此时、此情、此境,那份忘我、那份绝美心情,无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要实现人生价值,读书可谓是“必经途径”之一。
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书读到如此境界,人生在世还有什么不洞明。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主席“言必信、信必果”,尽管战争年代,忙于辗转奔波,忙于革命,时间有限,但在读书方面,他涉猎之广,态度之专,收获之大,是令人折服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是为了更好的革命。“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读书已成为毛主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成为其重要的精神信仰。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试问,如果一个人毫无真才实学,肚子里“没货”,纵然有鸿鹄之志,到头来恐怕也会因“志大才疏”、“眼高手低”而竹篮打水一场空。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言: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在生命的长河中,唯有“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人生永开不败的美丽。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个不爱读书的家庭是没有出息的家庭,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没有发展的社会。“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这些刻苦学习的事迹,早已成为佳话,激励着一代代人,无不印证着“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朱熹:“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可见,作为党员干部,广泛的阅读更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阅读中寻找心中的信仰,可以使干部把空闲的时间用在读书上,还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减少许多肮脏不雅的想法,违法乱纪的概率也就大大减少,一箭数雕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多苦涩,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从书中找寻那份纯真与信仰。党员干部尤其要强化读书学习的意识,在多读书、读好书中加强内心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信仰迷失,带来的是原则缺乏、价值践踏,底线崩塌,人生之路亦难长久。党员干部唯有始终保持内心的执着和坚守,在读书中寻找心中的信仰,不忘为官初心,不忘党的为民宗旨,做一个淡而平静之人,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不为利益所惑,方能“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方为百姓心中的好官。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