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4月27日讯 (记者 祝彦军 王若瑜 唐学仁 文/图) 26日,由中国甘肃网、兰州城市学院、中共山丹县委联合主办的“寻访路易·艾黎文化考察活动”继续西进,考察团奔赴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张掖山丹,并深入当地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与何克陵园以及艾黎学校进行考察。
艾黎先生的侄子莫里斯·艾黎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中午1时40分,考察团抵达山丹县,意外得知艾黎先生的侄子莫里斯·艾黎也在山丹,考察团所有人欣喜若狂。在陕西凤县考察团与其擦肩而过,这次在山丹相遇,似乎也是上天注定的巧遇和缘分,在善意和爱心之间,人总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巧合。在和莫里斯先生取得联系以后,本网记者对莫里斯先生做了专访,更加详细了解路易艾黎先生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根据莫里斯艾黎回忆,在其很小的时候,艾黎曾经从中国回过几次新西兰,那时候他们还一起在故乡的小河游泳。后来在北京,莫里斯见了艾黎最后一面,见面时路易艾黎的思维还很清晰,眼睛有神。他说在中国和新西兰人对路易艾黎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艾黎做了很棒的事情,他们很欣赏艾黎为中国做的事情。
70多岁高龄的莫里斯艾黎并不健谈,但说起叔叔路易艾黎,眼睛里尽显激动和崇拜。
他还说,两天前自己刚经过凤县,见到了路易·艾黎的故居,他们重新装修了窑洞外墙,看起来非常的新,和之前的样子变了很多,房子保存的很好。
由于莫里斯·艾黎还要去兰州城市学院探访路易·艾黎的故事,结束专访后,莫里斯艾黎和考察团成员合影后便离开了山丹。
在山丹路易·艾黎纪念馆,考察团看到了艾黎当年收集的铜器,兵器,陶瓷,工艺品,时间上几乎涵盖了各朝各代。一件件保存完好的文物似乎诉说着艾黎当年的中国情怀。这里珍藏和展示路易·艾黎的生平图片、实物及事迹和他捐赠的近4000余件文物。
下午4时,在艾黎与何克陵园,这里苍翠的松柏,象征着中新英友谊的艾黎与何克陵园显得格外庄严,让考察团肃然起敬。1987年12月27日,路易·艾黎去世后,根据其遗愿,骨灰撒于山丹四坝镇,部分骨灰与其好友乔治·何克安葬于一起,对其陵园命名为艾黎与何克陵园。考察团一行17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两人墓前举行了悼念仪式。
考察团一行为艾黎与何克墓献上了花篮
山丹培黎学校是考察团在山丹的最后一站。这所学校最吸引考察团的地方是艾黎和何克的旧居,旧居内摆设着当年他们教学和生活的相关用品,在考察团成员的眼里,这些在现代看来已成为古董的物件是那么富有深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寄托。在这里艾黎整整生活了十余年,正是这十余年里培黎二字遍布中国、走向世界!
艾黎在山丹培黎学校的住所
途径武威天祝安乌梢岭附近时天下着大雪
一路风雨、一路惊喜。考察团在西行中有晴天碧日、有细雨蒙蒙,也有风雪交加。有人感慨:“短短几天,我们从春走到冬,艾黎当年西迁之时,是否也是当下情景?”对于这样的风雪天气,一路同行的山丹县艾黎纪念馆宣教室主任赵谦玺告诉我们,他曾查过史料,当年艾黎西迁时遭遇过极寒天气,他无法想象那时的艾黎是如何迎着寒冷一步步走完近千公里的路程。
考察团全体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