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甘肃省BIM技术发展联盟成立

2016-04-26 10:25:0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丁君怡(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甘肃省BIM技术发展联盟成立

  从二维变三维BIM技术可排除90%图纸错误缩短10%的工期

  中国甘肃网4月2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刘蔚霞 文/图)甘肃省第一届BIM技术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兰州交通大学举行,通过各领域BIM技术专家的研讨交流,为甘肃建筑业界开拓视野。当天,甘肃省BIM技术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并设立兰州交通大学青云建设联合BIM数字中心,以推动甘肃省BIM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BIM系统是降低成本的“杀手锏”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模型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模型的核心。

  现代大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众多、项目功能要求高以及全寿命周期信息量大等特点,建设项目设计以及工程管理工作极具复杂性,传统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BIM技术通过三维的共同工作平台以及三维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为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思路,为解决建设工程领域目前存在的协调性差、整体性不强等问题提供可能。潘石屹曾透露,BIM系统是降低成本的“杀手锏”。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BIM技术的应用。自2003年起,美国政府实施国家级BIM计划,自2007年起所有重要项目必须通过BIM进行空间规划。英国政府要求建筑企业2016年前实现3D-BIM的全面协调。韩国于2016年前实现全部公共工程的BIM应用。中国香港已于2015年将BIM应用作为所有建筑项目的设计标准。专家认为,我国已将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列为建筑业发展的三个方向,BIM技术将成为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未来十年的主旋律。

  当前,BIM理念已在我国建筑业迅速扩展,基于BIM的设计、施工和运输等,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此,住建部和多个省市的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指导和引领企业的BIM应用行动。从2011年至2015年,上海、北京、广东、辽宁、山东、浙江、陕西省出台BIM相关技术标准。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等应用BIM的工程项目层出不穷。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工程证明,BIM应用可以排除90%的图纸错误,减少60%的返工,缩短10%的工期,大大提高项目效益。

  甘肃省BIM技术发展联盟成立

  在全国BIM技术如火如荼的发展历程中,甘肃省BIM技术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并设立兰州交通大学青云建设联合BIM数字中心,旨在推动甘肃省BIM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模型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模型的核心。”清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忠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施工企业机电安装专业的BIM技术应用》的交流发言。据了解,清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具有国家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消防设施工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一级企业;旗下现拥有上海、京津冀、海南、陕西等七家运营中心,是西北唯一一家具有承揽净化工程综合资质的专业企业。先后完成了100余项精品工程项目,诠释了“汇聚行业精品,筑造安康环境”的经营理念。

  “二维图纸没有空间定义,在施工中各专业打架,导致工期延长、资源浪费。”邦优杰智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涛在论坛上表示,邦优杰在2015年成立伊始就发布了智慧主题的系列产品——智慧能源。公司作为科技型、服务型、综合型的新兴企业,具有研发、设计、制造、运维、检测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还拥有一站式机电类综合服务型电子商务平台——“E快专”,全方位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使客户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节能高效、整合利用、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刘海涛表示,未来,邦优杰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智慧”系列产品和“E快专”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忠实伙伴。

  主办方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共享、开放性质的研讨会,能够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共建起一个高规格、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共同推进BIM技术在甘肃以及西北区域内建筑安装工程的推广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丁君怡(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