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带一路”提供科研支持(大家手笔)
姚檀栋
2013年,习近平主席以贯通古今的战略眼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宽国际合作领域的重要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合作是重要环节,科学研究要提供重要支持。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保证“一带一路”相关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冰雪融水补给区,气候变暖导致的冰雪消融已对这一地区水资源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威胁。此外,大气污染、洪涝干旱、冰湖溃决、冰川变化、滑坡、泥石流等环境和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人民的生活。应对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亟须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学术界有“第三极地区”之说。所谓“第三极地区”,是指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地区,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区,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第三极地区”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耦合系统单元,其环境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这一地区同“一带一路”沿线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属于“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一带一路”的“一带”是沿“第三极”北缘地区往西到中亚,经历高山、戈壁、荒漠、冰川、湖泊等不同地貌景观,大都是环境和生态脆弱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巨大。“一带一路”的“一路”是沿着第三极南缘地区往西,除了与“第三极”北缘具有相似的地貌景观,还由于印度洋季风演化及其影响,容易发生气候与环境极端事件。因此,开展“第三极地区”研究,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
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分步实施。开展“第三极环境”国际科研计划,是科研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极环境”国际科研计划以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岩石圈、人类圈六大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题,旨在解决“第三极地区”过去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及灾害发生过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及该地区环境变化的适应对策等科学问题,以揭示“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规律,为提高这一地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第三极环境”国际科研计划自启动以来,通过组织资深专家论坛、青年人才培训、跨境联合科学考察、建立区域研究观测网等,已经在科学研究、台站建设、数据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逐步积累了品牌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和智库资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计划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科学问题。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