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画走心 李其琼让千年壁画“动”起来
李其琼2005年在家中作画 本版图片由孙毅华提供
菩萨行
中国甘肃网3月30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2014年9月,在敦煌研究院庆祝建院70周年之际,‘心灯——李其琼先生纪念展’在敦煌一个朴素的展馆展出。那时,李其琼先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两年了!在院庆的日子举办展览,可见先生的艺术水准在同仁心中的分量。时至今日,在同为敦煌研究院从事莫高窟研究保护工作的丈夫孙儒僩看来,那次展览中点题的“心灯”二字,恰恰是光照千秋的敦煌艺术火炬点燃了爱人这盏心灯,在这盏心灯的陪伴下,爱人去探索敦煌艺术的奥秘了,去摸索敦煌艺术的源流和艺术成就,同时也照亮了爱人的艺术人生!在艺术道路求索上,李其琼对壁画的临摹绝不是照猫画虎,只有走心的读画才让千年的壁画在她笔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生命。今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李其琼老师的长女孙毅华的真情回忆,来感受一位敦煌艺术家的风骨与执著。
(记者 宋芳科 都一鸣 实习生 杜雪颖)
探索 你不曾经历的困难
身为新一代敦煌莫高窟保护者,现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孙毅华传承了父亲孙儒僩的衣钵,继续耕耘在石窟保护的道路上。作为感知父母那一辈开拓创业的亲历者,孙毅华更懂得父母那一代人为敦煌事业付出的热情和心血,也更懂得今日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成绩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上世纪四十年代,孙毅华的父亲孙儒僩追随着常书鸿先生的脚步来到敦煌,是第一批开创敦煌莫高窟保护和研究事业的知识分子。孙儒僩所学的建筑专业,也对美术有所涉及,他投身敦煌主要从事莫高窟保护和加固工程,曾任敦煌研究所保护所所长。李其琼是学习油画专业的高材生,艺术教育受到西方绘画熏陶。她在1952年来到敦煌,在追随着爱情脚步的同时,也迷恋着敦煌这座艺术殿堂。风景如画的莫高窟并不全是游客体验的柔情,有时候她也很残酷,比如冬季,零下一二十摄氏度,滴水成冰。那个年代敦煌研究院几乎没有什么取暖设备,多的时候只能靠身体硬扛。还有莫高窟附近大泉的水,不仅苦,喝了还要拉肚子。怎么办?也得靠身体慢慢适应。孙毅华说父母这辈人的研究,其实很多时间都是在这样的日子中度过的,“研究院通上自来水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父母从天府之国来到大漠敦煌,这样的日子如果说不苦,那肯定不是真话。毕竟美丽的莫高窟总是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了匆匆而行的旅客,至于长期在她怀抱里的人们,还真要适应她有时候的“粗暴”!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李其琼愿意继续坚守?或许我们将目光转向莫高窟的一个个洞窟,才能得到真正答案。
沉淀千年的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艺术的结晶,大学期间学习油画专业的李其琼也受着西方文明和艺术的熏陶。这两者之间会以怎样的方式巧妙结合?还是根本就排斥无法相容?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决定着她的前途和去路,从走进石窟临摹壁画,敦煌艺术就为李其琼打开了丰富的艺术之门,流连于每一座石窟,李其琼在为这宏伟艺术感叹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介入方式。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临摹壁画无非就是画匠的“照猫画虎”,只要基本功扎实,临摹出来也差不到哪里去?可事实上常书鸿先生从法国来到了敦煌,他就是想通过敦煌艺术的临摹研究,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艺术家。敦煌艺术的研究,也正是由临摹壁画开始的。从张大千到常书鸿,一直都是如此。
在洞窟里观摩壁画,李其琼忘了时间的存在。从图案的构思到线条的勾勒,每一个人物都汇聚着先辈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只有读懂画者的心思才能领悟画作的神韵。李其琼静静地在洞窟观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也就在这时,全身心的投入让她融入了一幅动态的画卷,这里人物故事都在复活。
孙毅华说,这是母亲后来回忆临摹过程时所说的读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心,因为在某种状态下母亲的精神已和壁画产生了融合,于是在这样的思考下再下笔便有了会心的把握。以至于壁画中老虎的眼睛经过千年侵蚀,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到颜料的存在,可是母亲认真地读画下,临摹之作也能看到老虎眼中泛着淡淡绿光。而母亲手底的西方油画元素也有意无意地融入到她的临摹中,厚重的色彩感和大色块成了她临摹的符号之一。
敦煌壁画临摹有修复临摹和原样临摹之分。修复临摹就是将残缺的壁画通过艺术家的造诣复原后产生出壁画完成之处的效果。而原样临摹则是现在看到壁画是什么样就临摹成什么样。李其琼先生的临摹作品多数是原样临摹,这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基本功。孙毅华说,她从小生活在敦煌,母亲创作时她也看过,一丝不苟很严谨的样子甚至好像都忘记了她们的存在,特别是人物线条的勾勒在敦煌壁画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物栩栩如生或许就是寥寥数笔,这个时候就需要母亲全情投入。特别是母亲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盛唐时期皇帝的威严与雍容都在线条勾勒中得到了体现,而这一切其实源自对敦煌壁画走心的解读。
除了认真专注的创作画面,孙毅华眼中母亲还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人。虽然在记忆中,孙毅华小时候的吃饭场景都是在食堂里度过的。可是每到中秋或者其他节日,母亲都会亲自下厨做出美味的小糕点,边上捏漂亮的花纹看着都眼馋更别说吃了!孙毅华说,有关母亲做菜的名声还有一段小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研究院面临着研究人员断层的危险,在那个求贤若渴的时代,1983年来到敦煌的大学毕业生罗庆华、宁强都是四川老乡,母亲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家乡的饭,大有以美味留人的意思。结果就是这顿饭让母亲的厨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今罗庆华老师已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宁强教授成为敦煌艺术研究的学者,也不知道当初这顿饭是否真的起了作用!
沉淀 艺术人生最好华章
1989年,在一次对外交流中。外方恳请敦煌研究院创作两幅敦煌题材的作品。由于要加入创作元素不需要临摹。受委托执笔这项任务的李其琼先生选择在单位工作室来完成画作,孙毅华说她全程观看了母亲创作。这幅名为《菩萨行》的作品,是对石窟中各个时代的菩萨头像进行的融合,在那个时候其实母亲不看壁画,那一位位菩萨的形象已全部存入了她的脑海。这是母亲工作三十多年的艺术沉淀,那时创作中的母亲是那样从容美丽。后来这幅作品被外方收藏展示在展厅显要的位置,而直到今天这幅临摹作品也无人能出其右。
1993年,年近70岁的李其琼从钟爱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可是对于一名艺术家来说,她的艺术生命正是绽放光彩的时候。孙毅华听到母亲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很忙!我真的很忙!”在老人心里真有时不我待的紧迫。孙毅华说退休后,母亲每年春夏之际还是要回到敦煌看石窟临摹。只有在深秋和冬季才到兰州,但依然搞研究写论文笔耕不辍。2003年李其琼先生临摹莫高窟第254窟北魏壁画《舍身饲虎图》,这幅壁画是敦煌壁画经典,其画面风格独具匠心,后世多幅作品因画面血腥,未能反映该画作真实教化意图而无法超越经典。李其琼临摹的便是北魏最经典壁画,从人物勾勒,到老虎神情的反映,多年的积淀让先生更加懂得领悟和传神。
2012年9月,李其琼老人在和病魔顽强抗争半年后安然离世。母亲去世时,还有一篇关于北魏石窟的论文没有完成。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孙毅华和弟弟妹妹一起整理编纂了母亲的作品,成集后定名《敦煌艺源》,那篇还没有完成的论文也收录其中。老伴去世,给60余载相伴为了共同事业携手来到敦煌的孙儒僩先生沉痛打击。爱人已逝,理想共存,为了纪念相扶相守的老伴,孙儒僩先生特别写了一首词“当年万里苦追求、跋涉赴沙州、宕泉坎坷寻梦、石窟任周游、事未就、鬓已秋、泪难流、此生将了、心在莫高、身老兰州”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志同道合的伉俪夫妻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