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投稿

兰州市三维市民卡推进工作迈出关键一步

2016-03-30 08:07:2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我市三维市民卡推进工作迈出关键一步

  兰州银行91个营业网点可办市民卡

  中国甘肃网3月3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首席记者 陈玮 实习生 汪文旭) 3月29日,记者从兰州银行获悉,集市民日常息息相关的水电气暖缴费、公交乘车、看病住院、公积金查询等90多项强大应用功能为一体的兰州三维市民卡,日前在全市91个兰州银行营业网点实现柜面即到即办、实时发卡,这意味着三维市民卡推进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三维数字化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体验“专属”三维市民卡领取

  免费办卡,终身免年费,免小额账户管理费,免密码挂失手续费,免费开通短信通知,免费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免手机银行跨行转账手续费,全球银联ATM转账每日累计前5笔免手续费。

  “有个自己的三维市民卡,不仅可以方便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租用公共自行车,还可以缴纳水电气费,在联网医院看病就医……

  以后出门,身上再也不用带那么多卡了。”3月2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永昌路北段的兰州银行营业网点内看到,大堂工作人员正在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耐心讲解三维市民卡的功能和办理方法。得知这张小小的卡片有这么多的功用,还是免费办理时,数位市民当即登记办理。

  记者体验发现,领取三维市民卡十分便捷,只要持个人身份证,前往我市各兰州银行营业网点,填写相关申领表格,就可以在短短10分钟的时间内拿到属于自己的三维市民卡了。

  一卡在手让你畅享“智慧兰州”

  这张小小卡片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呢?“简单地说,三维市民卡就是兰州人的‘第二张电子身份证+个人银行卡’。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三维数字化管理远景来看,今后它将是在兰州生活的人,身上必备的卡片。”

  兰州银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李胜龙介绍称,三维市民卡是一张具有政府公共服务、公用事业应用、金融应用和商业应用四大功能的市民卡。

  据悉,三维市民卡是我市发行的具有社会服务、政府补助资金的发放、社区应用、公共交通、公用事业、医疗卫生、校园应用、旅游应用、生活应用、银行金融账户、个人信息储存与查询、小额支付、公积金查询、养老等各类保险费用的缴纳及发放功能等大量应用的市民卡。持卡者在不久的将来可通过三维市民卡服务网点、资助终端、网银、手机银行等各种服务渠道,完成对于水、电、燃气、取暖、有线电视、网络费、电话费、邮递费、自提柜取件、物业费、停车费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查询和费用缴纳。同时,持卡人可针对其相关的多种公共事业缴费进行一次性缴纳或代扣。例如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涉及公共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民可以通过三维市民卡实现刷卡支付;在医疗卫生方面,可使用三维市民卡完成查询、结算功能,可以省去排队挂号、检查、取药前的付费等环节,所有费用均可在医生工作站、护士台、自助终端、分诊台直接刷卡支付。

  目前,该卡已实现乘坐公交车、市二院就诊、城关虚拟养老院服务、借阅图书、公积金查询和部分入网商业网点的支付等功能。三维市民卡的更多功能,正在逐步开通中。

  年内计划发行200万张三维市民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智慧城市”、“大数据”等一系列概念迅速成熟,如何让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给群众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更加高效,我市可谓是做到了“后发先至”。

  “从初期的筹划、安排,到之后的制定实施方案,再到如今的实现柜面发卡,我市三维市民卡的推进工作仅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从全国来看,这样的速度都是首例。”兰州银行副行长杨阳告诉记者,在这张小小的卡片背后,是相当繁杂的各系统、各单位之间信息的整合与对接,要想实现即来即办,并非易事。今年,将力争实现发卡200万张的计划。

  杨阳副行长介绍称,三维市民卡是由兰州三维市民卡股份有限公司与兰州银行联合发行。它采用实名制,可支持个人真实身份的认证。以三维市民卡的发行和应用所形成的个人信息库为基础,可实现居民在金融、纳税、法律、奖惩等个人信用信息和数据的分布式积累,为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提供第一手数据,真正做到大数据服务民生。三维市民卡将最大限度地把各种便民服务资源都集中到市民卡上,真正实现“一城一卡、一卡通用”,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从而切实推动数字兰州、智慧兰州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