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观察 > 社会与文化 正文
投稿

炭市街、南府街、贡院巷、中正路,消失的那些兰州地名

2016-03-29 16:23:4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薛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老地名,是地理信息标志,更是历史人文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而一些老地名却被替代或逐渐消失。在兰州,1958年,采用地县名称为道路命名,“庆阳路”、“张掖路”等一大批地名由此而来;而由于城市发展、旧城区改造等原因,一些老地名已经消失,或被替代,或正在消失……

  炭市街:如今的中山路

  自明朝筑城后就形成一条主要干道。前清时期,自胜利饭店至黄河桥南段为煤炭集市,故名炭市街。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路。

  中华路:如今的张掖路

  解放初期,现在的张掖路叫中华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叫中华路,后来才命名为张掖路。过去的辕门,就是现在中央广场的国旗附近。从辕门向西走,就是中华路。1942年,当时的政府把现在的中央广场以西称为中华路,以东称为东大街,从1942年到1958年期间,一直叫中华路,从1958年起正式改名为张掖路。

  贡院巷:如今的贡元巷

  贡元巷,即贡院巷,因巷内有清朝前期的兰州府贡院而得名。

  永康门:如今的安定门

  明朝修建兰州外城时,于西南角开一城门,名安定门。初建时称永康门,俗称窑巷口门,清道光年间重修时改为安定门,沿用至今。

  南府街:如今的金塔巷

  该路自明初筑城后,一直是内城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兰州府、道衙门多驻于此。清末以来,酒泉路至横巷子(又称红巷子,在原赐福巷东)一段因兰州道台衙门设于此而称之为南府街。

  广源门、水北门:如今的永昌路

  自明朝筑城后,该路即为一条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挥同知王得增筑城墙,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北门建在今永昌路北端与滨河东路相交处,初名广源门。因该路自张掖路至滨河东路一段直通北门,故旧称水北门、北门正街。

  袖川街、定西路:如今的临夏路

  曾先后称袖川街、定西路。该街形成于何时尚无法确定。但据今工人文化宫南部与握桥建造时间,大体可推定为至迟在唐代。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肃王将西郭门通金天观的路称为袖川街。1942年命名为定西路。

  非街巷:如今的山字石街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肃王府之花园,为游玩观赏的地方,名“凝熙园”。该园为东花祠的附属花园,园中重点建筑为用巨石垒雕之大、小假山,并以从外县采来的“活山字”(兰州人叫水锈)相辅之,通称大、小山字石。

  中正路、人民路:如今的酒泉路

  自明朝筑城后,该路一直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清末以来,自南稍门(今兰州卷烟厂附近)至内城南门(今南关什字北侧酒泉路副食商场附近)称孝友街,自内城南门至永昌路称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称绸铺街。1942年命名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将其更名为人民路。1958年命名为酒泉路,沿用至今。

  (兰州晨报记者田玥 实习生冯梦瑶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薛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