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正文
投稿

武威出台方案推进日光温室提质增效

2016-03-16 10:46:36 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我市出台方案推进日光温室提质增效

  中国甘肃网3月16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 (记者 张尚梅) 近日,我市出台《日光温室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日光温室提质增效,推动主体生产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方案》指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农民持续增收和贫困户脱贫为核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质量、增效益、扩总量,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方向,按照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降成本、补短板、出品牌的要求,推动日光温室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效益持续稳步提升,实现规模扩张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型升级,加快农业方式发展转变,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方案》明确,到2020年,努力实现“三个优化、两增两减、两个全覆盖”目标。“三个优化”即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品种结构、茬口模式,提升日光温室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两增两减”即依托科技创新和服务,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单位产出和生产效益,日光温室棚均收入达到2万元;到“十三五”末,日光温室棚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两个全覆盖”即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率先实现标准化技术全覆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有适宜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脱贫时序日光温室全覆盖。

  《方案》提出,一要优化区域布局。全面推进基地建设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生产区域布局,积极推进规模化经营。二要加大品种改良。加快新品种引试,加强新品种宣传推介,提高良种化水平,强化种子(苗)监管。三要优化茬口配置。健全完善高效种植茬口模式,加大高效茬口模式推广力度。四要科技创新驱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力度,全面集成推广先进技术,积极推进设施蔬菜多功能开发。五要提升标准化质量。加快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健全质量安全制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投入品监管,加强产品监测,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六要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技术精准服务,创新服务管理机制,规范技术服务行为,落实生产管理技术。七要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八要推动典型示范引领。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园区),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九要构建现代营销体系。提升加工能力,提升贮藏能力,拓展营销渠道,注重品牌培育,提升组织化程度。十要抓好温室改造升级。加大旧棚改造升级力度,大力提高装备水平。

  《方案》要求,一要靠实工作责任。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研究制定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措施、责任和时限节点,把任务、措施、责任分解落实到乡镇、部门(单位)、基地和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确保落地见效;各县区、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统筹谋划直接抓,组织实施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攻坚战。二要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省上现代农业发展、蔬菜标准园创建等项目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重点支持标准化示范园、出口农产品基地、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技术研发、推广;不断健全完善扶持政策落实机制,规范操作运行,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户,最大限度发挥支持和激励作用。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设施农牧业产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产权登记、评估、交易机制,加大产权抵押贷款力度,让土地、农业设施等资源变成农民增收的活资产;用足用好双业、双联、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惠农贷款政策,紧盯有生产能力而无棚的贫困户,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富民产业全覆盖;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强化保险功能,推行银保合作、保单质押,拓展农业信贷空间。三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把推进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的意义、目标和措施等宣传到乡村、到农户,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提升质量效益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发现总结新经验、新典型,广泛宣传,分类推广,示范带动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四要严格督查考核。建立日光温室效益定点全程跟踪调查制度,组织农技部门随机选定乡镇、村组、农户,全面调查生产投入、种植管理、产量效益等,调查结果作为各县区日光温室提质增效工作考核的依据;按照“规模效益并重”的原则将日光温室提质增效列入县区、部门、乡镇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职称晋升、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