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投稿

“兰州蓝”让首都群众连竖大拇指

2016-03-04 08:13:4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兰州蓝”让首都群众连竖大拇指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下午开幕,由此正式拉开了今年全国“两会”大幕。2016年全国“两会”兰州北京前方中心记者走上北京街头,采访部分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对“两会”期盼以及对兰州的印象。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少游客和北京市民对于兰州的评价。除了瓜果城和兰州牛肉面外,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兰州蓝”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知道了兰州。“兰州拉面好吃,大气污染解决的非常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最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城市面貌变化很大。”马大爷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曾经来过兰州,说起兰州的治污连竖大拇指。马大爷说,通过媒体的报道和老家人的转述,他知道了“兰州蓝”这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并了解到近几年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下了大力气,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特派记者郭兰英

  代表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建苹

  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国甘肃网3月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特派记者 郭兰英)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建苹向大会提出两个建议: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陕甘宁革命老区高校建设发展支持力度。

  “我省职业教育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马建苹向大会提出:从国家层面出发,大力支持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马建苹代表认为,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的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办学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亟待优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等。

  为此,马建苹建议,从国家层面针对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西部高职教育办学条件提升计划”并设立“基础设施改善财政专项”。围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对甘肃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针对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对口支援计划”,全面提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素质。针对行业企业新技术发展制定落实“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装备标准”并加大投入,提高适应产业升级、工艺升级、制造过程升级的能力。

  此外,马建苹还建议,把陕甘宁革命老区高校的发展作为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在政策、项目、经费等方面对这些学校给予扶持和支持,使这些高校能够尽快成长壮大起来,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部推进的重点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有力促进了西部高校的发展,建议教育部协调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陕甘宁革命老区高校,以重点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经验,帮助陕甘宁革命老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禾驮乡石门村党支部书记石寿芳

  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

  中国甘肃网3月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特派记者 郭兰英)围绕如何让农民增收和改变农民生产生活面貌,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禾驮乡石门村党支部书记石寿芳向大会提交《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的建议》。

  作为在基层工作多年的一名人民代表,石寿芳非常理解群众的困难,也知道他们最想解决哪些问题。他连续3年都提交加快引洮工程的建议,并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促成了工程进度加快,解决了无数农民生产生活用水。

  石寿芳表示,今年还是要关注如何让农民增收问题,已准备向大会提交《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纳入国家补贴范围的建议》。他说,由于定西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适宜多种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生长,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排全国第一,更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特殊条件。多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忽高忽低,药贱伤农频繁发生。以2014年为例,当归统货平均价格在25-30元/公斤,较2013年平均价格45-50元/公斤下跌45%左右;党参统货平均价格在17-20元/公斤,较2013年平均价格85-90元/公斤下跌80%元左右,药农种植风险逐年加大,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进程,严重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为加快国家级药源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减轻农民投入负担,进一步激发农民标准化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确保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石寿芳建议,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纳入政府财政补贴范围,给中药材主产区岷县药农每年每亩3000元左右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补贴,并推广保值保险。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