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空巢老人的孤独与守望

本报记者乔斌文/图
图为赵大爷每天都会穿戴整齐在楼下静静地坐着。
如今,在人员流动加速、生活压力增大、家庭单元结构越来越小的社会背景下,我市也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独守空巢。他们面临各种困难,尤其是陷入了心灵的孤独与寂寞。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空巢老人,不少老人或者过着孤独拮据的生活,或者亲人亲情冷漠,当他们凝视远方,是在想念自己的孩子,抑或是对未来的迷茫……
每天在楼下坐到天黑思念过世的女儿
记者见到赵大爷时,他独坐在已经旧的有点裂了皮的沙发里,沙发旁边的茶几上堆放着一些止疼片、钙片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赵大爷说,如果不是记者来采访,一般到这个时候,自己都会在楼下坐着一直等到太阳落下去。
赵大爷今年72岁,老伴在他30多岁的时候就患了癌症走了,自己一人把儿女拉扯大,前不久,大女儿在一场车祸中也过世了。儿子在老家沈阳的一家制药厂上班,一年也回不来几次。老人说,儿子很孝顺,多次想把他接回东北和他们一起住。“但儿子家里也不富裕,也别再给他们添乱了。”
赵大爷说,以前腿脚好的时候,还会去远点的菜市场挑菜,逛公园。去年腿上做了手术,不能走远了,每天就只能在楼下坐着。“从早上坐到晚上,就想想以前的事儿,那时候孩子还小,老伴也还在,虽说生活比较难,但是日子总算过得不错。”
赵大爷说,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爱干净,现在老了,也不想让别人说闲话自己没子女照顾,所以每天必须穿得干干净净出门。想念老伴和孩子的时候,便一个人在家翻看以前的相册。赵大爷说,每到这个时候,自己都会触景生情,往日时光似是重现眼前,而故人却早已不在,只留自己一人难受。
10年来,赵大爷一直是一个人空巢独守,心里的话不曾对别人讲,看上的东西不曾和别人说。当有人问起时,老人便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没心事,也没什么想要买的,家里都有。”
采访结束时,赵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常常凌晨三四点就一梦惊醒,但从来没有梦到过女儿,“倒是希望她来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女儿从来没给我托过梦”。
缓解孤独老人每天和小狗说说话
家住市区新乐园小区5号楼3单元的赵大妈,今年79岁,老伴去世有两年时间了,家里有一独子,在深圳上班,由于工作忙,今年过年陪老人待了两天就走了。儿子这一走,让赵大妈一时不能从过节的欢聚中缓过神来。
“我现在每天都要按时收看天气预报,因为儿子在外地,我到不了身边,就看看天气预报,每天打电话督促他注意身体。”赵大妈告诉记者,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了,她真希望儿子能常回来看看,多陪陪自己。“但也只是我一厢情愿吧,毕竟孩子在外面打拼不容易。”赵大妈向记者说到这,眼中满是落寞。
为了缓解孤独,赵大妈养了一条小狗,取名豆豆。“从街上捡的,捡来的时候腿还被人打断了。”赵大妈说,豆豆很聪明,什么事都学得很快。每当来了生人,它就叫得很凶,自己的听力不好,听到豆豆的叫声,知道来人了,自己就会去开门。因此,对她来说,豆豆就是自己的一个伴儿。“实在憋得慌,就跟豆豆说说话,它好像还真能听懂你说的。”
除了与豆豆做伴,老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每晚看看电视。“好看的节目,能看到11点。”不过赵大妈也有怨言,现在很多电视剧看不懂,看完后不知道讲了什么,但听听声,也觉得屋子里热闹了起来。
谈起未来,赵大妈目光中透着一丝无奈。“尽管有豆豆,但它毕竟不是人,看到同龄人与儿孙共享天伦,心里难免有些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