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投稿

让乡村美起来——甘肃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2016-01-14 08:33:30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陇周刊(2016年 第2期)

2016甘肃两会|政协甘肃省十一届四次会议【专题】

行进陇原-三农故事

  原标题:让乡村美起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美丽的甘肃乡村

  记者 孙海峰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甘肃要美,农村必须美。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欠发达的省情实际和农村发展阶段性特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保障,积极主动作为,有力有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划彰显乡村之美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精细、严谨的规划。为此,我省遵循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方向,对现有村庄进行科学分类。近3年来,我省已编制完成了300个“千村美丽”示范村和758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的规划。

  我省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的同时,使之与扶贫开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等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凸显田园风光、农家情趣和乡村文化,尊重乡村风俗和民族习性。各市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地理气候、民俗风情、历史脉络等要素,注重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民居特色,契合农民心愿。

  建设打造乡村之美

  “水路房全覆盖、万村整洁、千村美丽”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为改善农民住房、吃水、出行条件,我省以保障农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攻坚、双联行动相衔接,实施农村畅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工程。

  促进农村环境整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为此,我省实施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和村有垃圾场、组有垃圾池、户有垃圾箱“三清三有”,以及道路硬化、房屋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和改厕、改圈、改灶、改庭院“四化四改”行动。

  在水路房全覆盖和万村整洁工程的基础上,我省通过实施以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为基本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建成150个以上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着力打造可憩可游、宜业宜居、美化亮化的农村人居环境。现已建设300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和758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出一批农民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离不开产业支撑,为此,我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扶持发展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以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中药材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带动农民群众增收。通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全省105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产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文化丰富乡村之美

  为了使乡村由外而内地美起来,我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农村综合治理、创建农村精神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拓展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动力。

  我省把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增强农村居民法治观念。发挥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活动演练、文化休闲、健身运动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团结友善意识和文明和谐程度。

  我省还加强乡村道德法治宣传教育,及时处理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睦、村风文明、民风淳朴。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省还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满足群众求美、求新、求幸福的愿望出发,放手让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具体事务,让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美丽乡村的热情。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