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投稿

评论:创新型人才应“形神兼备”

2016-01-11 10:28:00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7甘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作者:孙家学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但长期以来,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已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作。在这项重要任务面前,高校必须解答好“培养怎样的创新型人才”和“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课题。

  创新型人才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人”,一个是“才”。长期以来,高校更多地注重“才”的培养,而不同程度忽略了对“人”的培养。高校培养的是创新“人”,不是也不应是创新“工具”。在“人”与“才”的培养上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本末倒置,而应做到内在统一、“形神兼备”。创新型人才之“形”,就是着眼于“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想创新、会创新、能创新;创新型人才之“神”,就是着眼于“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让创新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前者是创新型人才的显性标志,是“体”;后者是创新型人才的潜性特质,是“魂”。高校要以培养“形神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有机融合,实现“才”与“人”的紧密结合,实现“体”与“魂”的深度契合。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创新型人才“育”出来。培养模式简单化是不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过程多样化,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办学上,以教师为本位,在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范围内,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教学内容;在资源配置上,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确保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入一线教学。

  营造人才培养新生态,将创新型人才“润”出来。创新型人才培养,除了“硬件”,还离不开创新文化这个“软件”。经验表明,创新型人才不是管出来的,也不全是教出来的,而是在浓厚的创新文化中“润”出来的。高校应将创新作为自身文化追求和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营造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创新文化氛围,厚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具体来说,应以创新引领高校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生态。摒弃生产“定制品”的工业思维,树立培育“生长品”的生态思维;打破学生“接受—复制”的惯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断激发其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的人格力量,让他们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创新的自由自觉。(摘编自《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