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投稿

甘肃省县区领导眼中的“3341”项目工程(图)

2016-01-08 08:23:16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甘州区委书记张健——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齐兴福

  “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刚结束的‘陇商回家乡·聚首金张掖’大型招商引创活动中,甘州区现场签约12项投资项目,投资金额31.2亿元。”1月5日,张掖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张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喜不自禁地说,“这是我们‘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省委‘3341’项目工程的强劲延续,也为‘十三五’开了个好局。”

  张健说:“省委‘3341’项目工程抓住了我省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实践证明,这项工程既符合省情,也适合甘州区的发展,唯有项目带动,才能获得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

  “数据最有说服力。”对于甘州区过去5年的发展,张健如数家珍——

  5年累计实施各类项目944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7倍;

  大力实施产业富民,至2015年底,全区贫困村有望实现整村脱贫;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862元提高至11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855元提升至19551元。

  “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的推动,得益于张掖市委、市政府的全面贯彻落实,更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努力。”张健说。

  张健介绍,在招商引资方面,甘州区明确各部门各单位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部门服务协调职能,健全重点项目周计划、月小结、季通报、半年总结工作机制,在强化责任落实中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落地率和成功率不断提高。同时,全面推行重点项目清单及推进计划,分别确定指导督查领导、主体责任领导、主管责任单位及主体责任人,深入一线、倒排工期、推动落实。

  “只要招商项目签约,我们就采取一站式代办服务,尽最大可能减少投资商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创业成本。”张健说。

  另外,甘州区还把投资规模、地方纳税贡献、促进人才就业作为招商重要指标,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地生根;把节地、降耗、环保作为招商引资的强制性标准,限制耗能高、污染重企业落地;采取可行措施,避免了圈而不建、占而不用现象,营造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好项目带来大变化

  记者 马顺龙

  民勤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3341”项目工程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抓好项目谋划争取、落地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促进了经济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民勤县主要经济指标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较“十一五”末翻了两番以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提前六年实现国家规划目标任务。

  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谈到,全省“3341”项目工程为县一级做好项目工作、推动转型升级指明了着力重点,提供了行动指南,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民勤县秉持大资源、大市场理念,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和重大项目供地(矿)优惠政策,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主动采取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大力对接、签约引进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县先后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9项,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达到666.2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9.03倍。

  费生云介绍,为加快建设项目,民勤县持续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必须抓落实”的工作意识,推行了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公示制和月提醒制度,严格落实在建项目零差错服务、无障碍推进、高频次督查、亮红灯警示、约谈退出等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因此,成果显而易见。“十二五”期间,民勤县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启动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等项目,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建设,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建成全县第一座330千伏变电站,累计建成风光电装机容量1633兆瓦,促进了新型工业体系构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瑞安堡抢修保护和安全防范工程、圣容寺建筑修缮、明长城抢险加固等项目陆续竣工验收,加快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民勤项目区建设进程。金阿铁路建成投用,基本建成了民勤(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开工建设了G569线北仙高速公路(民勤段),结束了民勤境内无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费生云说,这一系列项目的落地,为民勤县早日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昌县委书记马国兴——从结构调整看变化

  记者 刘兴元

  现代农业蓬勃兴起、传统工业逐渐被绿色产业替代、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风生水起……新常态下的永昌县,正在实现新的突破,焕发新的生机。

  这是一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十一五”末,永昌县三次产业结构所占的比重为22∶50∶28,而到了“十二五”末,这个比重发生了显著变化,达到21∶31∶48,标志着全县经济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多元支撑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这些变化是永昌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带动战略带来的综合效应,也是全县干部群众创新进取、努力奋斗的结果。”永昌县委书记马国兴说。

  自实施“3341”项目带动战略以来,永昌县每年新建和续建的重点项目在90项左右,概算投资在70亿元左右,项目涉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循环经济、风光电产业、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的主攻目标。”马国兴向记者介绍。

  这几年,永昌县加快推进“一区五园、一带多点”建设,建立了一批食用菌、高原夏菜和优质饲草种植基地等项目,全县优质特色作物面积达73.8万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1%。永昌县还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特色品牌农产品。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0592元,同比增长12%。

  谈到工业项目建设时,马国兴说,永昌县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先后组织实施了润农节水管材、莫高阳光生物降解母粒及制品加工等一批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循环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我们先后实施文化旅游项目20多项,投资超过16亿元。目前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达48%,比‘十一五’末增长20%。”马国兴告诉记者,永昌县加快推进骊靬文化旅游区、北海子养生度假旅游区、豹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御山峡地质文化旅游区、云庄寺石窟文化旅游区、月亮山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等六大旅游区建设,深度挖掘培育红色文化旅游带和西河田野观光旅游带两大旅游品牌。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15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6.83%,实现旅游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27.35%。

  肃州区委书记杨金泉——实现经济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型升级

  记者 张革文 通讯员 白玉玮

  “十二五”期间,酒泉市肃州区以“3341”项目工程为抓手,坚持搭平台、建项目、促发展,全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2015年,肃州区生产总值达166.6亿元,年均增长11.4%,是‘十一五’末的1.3倍。肃州区连续五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排第一。”说起“十二五”期间项目建设情况,肃州区委书记杨金泉侃侃而谈。

  杨金泉说:“肃州区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全区上下狠抓项目不松劲,集全区之力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坚定不移推进‘3341’项目工程。”

  从2012年起,肃州区紧盯3个“500强”企业,组建由区级领导带队的招商小分队,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等地区为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定位招商。5年间,全区累计签约招商项目632个,引进到位资金795亿元。

  肃州区大力推行区级领导“三包一联”责任制,力促项目落地开工、顺利推进,正泰太阳能、万方线缆、万象建材等众多投资过亿元的延链补环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全区40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500兆瓦光伏组件及“粉煤灰—新型建材”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三大完整产业链。巨龙物流港、酒泉电子商务产业园、华润万家超市等一批三产服务业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聚集发展新平台,使全区经济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由第二产业“一枝独秀”向第三产业主导支撑的成功转型。

  杨金泉介绍,借力“3341”项目工程的实施,肃州区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围绕国际明星城市建设,肃州区组织实施特色街区改造、园林绿化提升、城市美化亮化等工程53项,改造城区老旧小区29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4个,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常态孕育新希望,新蓝图赋予新使命。展望“十三五”,杨金泉表示,肃州区将继续力推“3341”项目工程的实施,全力提升产业发展、城建城管、民生保障、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和改革开放水平,努力实现由经济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型升级。

  清水县委书记刘天波——以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 牛彦君

  清水县通过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建设和“5551”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清水县委书记刘天波说,“3341”项目工程是顺应人民期盼、推动富民兴陇的重大战略部署,清水县抓住稳增长、调结构的重点和关键,搭建了夯基础、惠民生平台,以“3341”项目工程牵引清水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力求以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发展,造福百姓。

  在项目实施上,清水县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笔资金、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引大引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和两个“零接触”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项目考核,坚持重大项目工作“一票否决”制,对抓项目成效显著的干部予以重用,对项目工作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单位及主要领导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问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切实做到高起点、重监管、严质量、保安全、促进度。对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无缝隙跟踪管理,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刘天波说,清水县积极推进“3341”项目工程,强化项目库动态建设管理,及时维护更新信息数据,规范项目动态管理。2015年,清水县筛选储备各类重点争取项目83项,涉及投资150.87亿元。争取落实到位各类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谋划“十三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418项,涉及投资597.2亿元,特别是重大能源项目,在国家能源局帮扶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中国三峡清水县白驼镇60兆瓦风电项目、国梦新能源天然气供气项目已完成核准;33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完成项目核准,正在进行征地;白沙110千伏变电站正在对可研报告修改完善;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备案。

  2015年,全县实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140个,总投资12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89亿元。至12月底,已开工134项,累计完成投资52.4亿元。通过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同比增长15%。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