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内江繁星合唱团:用和声编织城市里的情感纽带
夜幕降临,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的一间合唱排练室灯火通明。二十余名从事教师、公务员、医生等不同职业的人,正站在镜子前反复调整《亲爱的旅人》的和声。指挥胡艳抬起手臂的瞬间,所有目光汇聚于她的指尖。“合唱要让自己的声音不被听到。”她的话淹没在渐弱的钢琴尾音里。这是繁星合唱团的日常一幕——一群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和声编织着超越个体间差异的纽带。
繁星合唱团是内江首支青年合唱团体,2024年,繁星合唱团参加了由云贵川一起举办的“第二届西部音乐周”活动,获得一等奖,是整场比赛教师组唯一一支非专业合唱团。整个比赛有来自云贵川三省的1.8万人,304个作品参加比赛。

繁星合唱团日常训练的场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7年,四川内江某高校音乐专业的胡艳带着学生合唱团捧回省一等奖时,未曾料到五年后的抉择。看着又一批学生毕业离团,她意识到,成员流动的学生合唱团难逃“重复初级训练”的循环。“社会成员更有一个延续性,虽然走得慢,但是更远。”为了更好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合唱工作胡艳开始参加合唱培训、聆听合唱讲座,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她更加坚定了办成人素人合唱团的想法。

胡艳接受采访 韩欣冉/摄
2023年,繁星合唱团正式成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一寓意是“繁星合唱团”之名的由来。
团队成员的年龄限定在18至50岁,是四川省三线以下城市里的第一支青年素人合唱团。胡艳的办团初衷很纯粹:“我们这群人,需要一个抛却社会标签的情感树洞。”
合唱团不仅承载着团长兼指挥胡艳的热忱与期待,也见证着百态人生。文文作为资深合唱团成员,这位“生产前两周还坚持训练”的新手宝妈,即将在今年九月份回归合唱团。“前两年我结婚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在婚礼上给我唱《萱草花》,歌声里爸爸牵着我的手就把我交给我爱人了。后来我入团没多久,团里就排练了这首歌。现在我哄我的小宝宝睡觉,他只有听到《萱草花》这首歌,才安静下来乖乖睡觉。”文文回忆起和繁星合唱团的缘分,眼波在灯光下泛起涟漪,“每唱一次《萱草花》,眼泪就在眼睛里面打转儿。”

文文讲述自己在繁星合唱团的生活 韩欣冉/摄
成立初仅20余人的团队,如今已超百人。
团员们戏称这是“显眼包合唱团”,有人单日提交五次练唱作业,零基础的小白成员用手机录下几百条练习音频,上下班通勤路上反复聆听。高考期间,声部长莉莉和溯姐因工作不得不经常加班熬夜,但她们仍在微信群里逐条点评录音,声部成员们也主动互相催促,为训练减轻负担。“所有坚持都源于热爱。”胡艳欣慰地说,“虽然我们的起点可能要低一些,但我觉得我们不比专业团队差。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发自内心很认真很努力地在训练着,假以时日,我们也一定能在舞台上闪耀。”

繁星合唱团演出照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胡艳介绍,选择流行乐改编是繁星的特色。“我跟我的作曲老师会根据团员的情况,把一些流行曲目改编成适合我们年龄、适合我们审美的合唱形式。”胡艳解释选择非传统合唱曲目的原因时,真诚且郑重地说:“每个人都有追求和感受艺术的权利,选择合适的音乐,团员们的演绎更加自信且发自内心。团员们‘用心演唱’的态度是让我尤其感动的地方。”“唱《这世界那么多人》时,二声部的一位团员抱怨自己唱不到主旋律。”胡艳笑着回忆,“我刚想安慰她,她却笑着说,‘老师我知道,两个声部合在一起主旋律就诞生了。’”“对于非专业素人合唱团,既然唱不了专业的曲目进行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那么做符合成员们社会属性的事就可以了。”

繁星合唱团演出结束后合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吸纳来自全社会成员的同时,繁星合唱团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反哺社会。去年四月,繁星合唱团带着《世界赠予我的》走进市医院门诊大厅。医护人员起初拘谨地整理白大褂,当“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的旋律升起,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人和他们的家属,都被歌声打动。这是繁星合唱团的第一次公益演出,此后,繁星合唱团开展了一系列民间公益活动。今年春天,合唱团成员们来到内江市高粱镇杨岭村,举办了一场浪漫的“草坪音乐节”,进行公益助农活动。
“我其实觉得合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它比很多艺术形式覆盖面广,七八十个人在这里获得精神力量以后,可以把好处反哺给工作和社会。这是很好的一件事。”胡艳表示。
“每次指挥抬手,看见那些信任的眼睛,就像满天星星在闪烁。”胡艳希望政府或者社区可以为合唱提供场地和设施等帮助,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到大众艺术上来。“在社会层面大范围开展美育教育,对涵养公众的精神是有很大益处的。”
采访结束时咖啡厅正播放《星空》,胡艳望着窗外的霓虹,此刻内江城区华灯初上,属于凡俗人生的和声,正与内江这座川南小城共振。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吕姝熠、2022级本科生韩欣冉;指导老师张维民、王强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5-07-17【重走西北角】内江剪纸传承人李有生:方寸之间 守护非遗薪火
- 2025-07-16【重走西北角】陇西首阳镇:绿色标准化“育”新机 药香铺就振兴路
- 2025-07-16【重走西北角】定西鲁家沟寒旱产业园:贫瘠土地上种出“致富薯”
- 2025-07-16【重走西北角】“李记锅盔王”:一口酥香,是内江人记忆里的专属味道






